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因為別人引出的話題,心血來潮去翻了一下伊豆的舞女相關的漫畫,除了井出智香恵的日文版,意外的是有國人作者還專門畫了漫畫。 然後有熱心的同學從報紙上掃下來修圖 http://manhuabudang.com/read.php?tid=13636

另外就是我才發現原來還有動畫版的存在 http://blog.goo.ne.jp/harikyu3/e/1bf64a45c1636238eb79806bf8a7049e
這是1986年住友生命出資製作的“青春アニメ全集”中的一話,這是一個“日本名作劇場”類型的動畫系列。

關於原作,亦是川端康成早期的作品,但是作為成名作卻有不同其它作品的知名度。 以自己19歲在南伊豆旅行的經歷為藍本的這部極短篇小說,蘊含了早期川端恬淡含蓄的風格以及貫穿創作生涯的典雅和唯美的風格。 一個有趣的事實是,在研究者中川端中晚期的作品個有爭議,對這作的評價倒是比較統一的讚賞。 而就現代的中文讀者們的回饋來看,這一作反而成了有褒有貶的典型。

實際上我個人認為這作雖然短小簡單,但是需要的文學以及審美素養並不低,這也是為什麼普通觀眾會有很多“看過了,沒什麼意思”的感想。 川端從早期的“千代”開始就早已越過了追求情節性和戲劇性小說的門檻,一味在追求自己心中的美感。和當時正在西化的日本文學界,特別是白樺派,新思潮派等格格不入,就連後來自己作為創建者,強調非寫實性感受描寫的新感覺派都棄之不顧。 中後期的川端開始傾向於心理主義的描寫,而“舞女”這一作則是在這之前。 這一時期的川端仍然屬於“沒有專門去探索過多的技法,憑藉自己的喜好和感悟來寫作”的時期,也可以說是一個樸實但是純粹的時期。

“舞女”的全篇都籠罩在恬淡的旅情之中,而在這之下則是若有若無的感傷暗流在湧動。明麗的景色和青澀的感情之下掩藏著不安與哀愁的心緒,雖然並非有意為之,但是無形中卻成了古典平安文學中物哀(物の哀れ)這種審美理念的現代派典範。

我以前提到淺田次郎的《情書》時候有過這樣的評價:“畢竟一個民族的文學風格和這個民族的民族性有著直接的關聯。 移植而來和借鑒的東西雖然常常能大行其道,但經年累月之后,人們還是會拿起那些符合自己國家和民族情感的東西來重溫。 ”

也就像三島由紀夫評價川端時用的那句名言所說“从东西方文化的混淆中清理出真正属于自己风土和本能的东西“,川端在這一作中體現出來的是用明治大正的風情包裹著的古典日式審美情趣。 這也是後來獲諾貝爾文學獎時皇家學院的評委們特別在意的一點。

了解過這樣的背景,你可能就會明白這作與其說是小說,不如說是帶著濃重審美情緒的散文故事,如果不能耐心體味作品遣詞用句中的審美情趣而是急於從情節和角色中獲得什麼感悟,一般來說是會大失所望的。 這一點說小一些是讀者個人經歷差別造成的評價不一,說大一點就是純文學與通俗文學的分水嶺。 在這之上,這種“物哀”的心緒以及平安文學的古典風韻和大部分中國讀者也並無緣分,在情感體驗上更平添了一份障礙。

這障礙到今天為止其實也很難消弭,君不見新海誠的作品用唯美的詩情畫意包裹了這份日式的哀愁, 最後很多外國觀眾享受了這份詩情畫意以後卻把這哀愁的核吐了出來表示難以接受,也能從一個側面說明這種過深的民族性難以跨地域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