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乎? 龍門陣 2012年7月26日 作者: 鄧章欽 , 欄名: 春風秋水 《論語.泰伯》述說,曾子病了,孟敬子去探望他,曾子就說了這麼一句話:「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這句話的意思不難,就是說鳥將死的時候,它的鳴叫聲是悲切的,人將死的時候,他的話是善意的。所以千百年來,人人都相信這句話是真理,所以對臨死前的人所講的話,都認為是真話,是善意的話,是不需質疑的話。 但是正如《論語.為政》所說:「學而不思則罔」,學習如果不思考就會迷惘,越學越糊塗。單單只看第一句話,就不加思考相信臨死前的話都是真話或者真心話,那是非常糊塗的。 不容否認,有人臨死前,會講真話,或者真心話。但是也有人就是糊塗了,把自己相信的謊話當真話,臨死前還是講了一大堆假話。有些人怕臨死講不了話,所以事先把要講的話寫下來,那就是遺言遺囑之類的東西,像這樣深思熟慮後寫下的話,總是會修飾得了無痕跡,怎麼可能會有太多的真心話? 有些人臨死更不能講真話,不然會讓家里人會鬧得雞犬不寧,或者怕揭露了真相,從此禍留子孫,害苦了後代。有些人死也要把一些不能告人的秘密一起帶走,不管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別人,像這樣的人,臨死前怎麼可能會講真話,您怎麼能相信他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呢? 《論語》難道是胡言亂語? 其實曾子那句話,只是整段文字的開端,是第一句完整的句子,但是它並不是整段完整的文字。緊接這第一個句子,曾子就說了「君子所貴乎道者三」,意思就是君子所珍貴的東西有三樣。至於是那三樣東西,那不是在這裡要談的,姑且省略。 重點是,曾子是要告訴孟敬子,我人就快死了,相信我的話,那就是君子在乎珍貴的是三樣東西。他是怕孟敬子不認真看待他對君子所珍惜的東西的看法,所以強調他快死了,不會亂講話而已。曾子講話的重點在第二個句子開始,第一個句子只是強調自己的真誠。說的更白一點,《論語.泰伯》所要講的真理,是君子該珍貴什麼東西,不是鳥跟人臨死前的思想狀況。 所以,您不要以為書讀多了,就了不起。讀書求明白,透徹瞭解道理。不是書讀多了,就一定明白道理,道理明瞭了,讀書才有用。聽清楚,這不是給您藉口不讀書,這裡要告訴您的道理是,好好讀書,瞭解道理,這樣讀書讀多了才有意義。不然書讀歪了,您會誤以為「其言也善,人之將死」,以為講好話的人,就是快死的人,那就丟人了! |
Direct link: https://paste.plurk.com/show/Cpy05MormZ8oZy0Eg0W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