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辦桌與流水席 語言消失民俗瀕危 近日關於「辦桌」「流水席」的討論,已開始歪樓,連番有人來訊詢問我「流水席與辦桌的差異」,所以即便是身處在文字地獄中,仍簡單來分享一下看法。 不少人煞有其事,說隨時款辦給人吃的叫做流水席,外燴宴席是辦桌,大悲無言,這實在是以華語詮釋民俗帶來的誤解,瞎掰。 其實,臺灣是沒有所謂「流水席」的,或根本說文化邏輯中並沒有「流水席」這個詞彙;無論是客語或台語,都是使用「辦桌」一詞,來形容設宴款待客人,不管宴席是不是從早吃到晚,是不是客人隨到隨吃,或者有其它型態如何如何,通通都能以「辦桌」稱之。(補充:我目前田野經驗裡,聽聞比較強的是南投名間邱姓人家的喪禮,每天從早到晚連續乎人「吃桌」一個月,不分男女老少,沒有特定對象,只有分粗菜桌與否,很是有趣。) 不信你去問問那些沒受太多國語教育荼毒的八九十歲老者,他們恐怕只知道黨主席,而不會知道甚麼叫做流水席。 流水席是屬於華語思維,用來形容「辦桌」的語譯,這是基於辦桌是一種非固定住所的流動型態,今天來這個村,明天到那個角頭,借用了這個詞來翻譯辦桌;當然,它也可以指涉傳統辦桌文化中,那種提供不特定對象、人口流動的設宴方式,只是在母語脈絡裡面,我們仍然都是使用辦桌、吃桌或粗菜桌等詞彙,而不會去稱作「流水席」。所以,當有一群人認真地去分析流水席的意義,然後用華語思維來框架在臺灣民俗現場,說流水席與辦桌不同時,那種「超譯」顯然就是信口胡謅。 剛剛特別又與出版辦桌研究的張姓府城小才女討論了一下,她也同意我的看法。 民俗文化的詮釋,仍必須回到原生語言脈絡當中去思考喔! ---- 以前,我常跟已故廖瑞銘老師兩人在我辦公室裡談母語與民俗的課題,受到他影響,我在2011年碩士論文中,特別使用拼音方式註記端午節的詞語;後來,2014年他專書出版不久,我們構想要合作一本《民俗學語典》,欲參照彭瑞金老師做文學小百科的形式,用民俗小百科來註記所有民俗詞彙與詮釋;後來剛好又遇到一個甚麼社會事件,所以我就在自由時報寫了篇〈不講母語 不講文化〉,從那時開始我也都會要求助理們一定要學習羅馬拼音,運用在民俗研究裡。近兩三年來,我一直希望有時間可以好好地來完成那時候跟老師的構想,希望這新的一年能有機會進行。 |
Direct link: https://paste.plurk.com/show/DUIMu3pWXqnZpvbbgbP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