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 世人說到法家,一向是商韓並舉,其實兩者並不相同。 商鞅是秉承李悝一脈,講究定名止分,用法律約束世人的生產活動。如同天道設定四季,萬物各行其道,不越規矩。這其實是從道家中脫胎出來的思想。 韓非被後人稱為法家的集大成者,卻是大儒荀況的弟子。他的思想看似與商鞅相類,卻是真正的儒家思想。他強調的是由「禮」而「法」,名實相副。 雖然韓非也寫下了《解老》、《喻老》兩篇,認為國君應當無為,而法條則必須無所不為,被後人稱為「道法家」。實際上,他只是借用了李悝、商鞅的立法手段,核心仍舊是為了達成儒家聖王「惇信明義,崇德報功,垂拱而天下治」的理想。 儒源於道,采以法;法源於道,成於儒。三家互補互存三千年來,已經脈絡糾纏,只有皓首窮經,專研元典的大學者才能將之理清分明。這已經是哲學家的層面了。 |
Direct link: https://paste.plurk.com/show/EUzH0QdzSOp3xcq6rm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