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您提出了幾個關於虛擬化、模擬器和作業系統核心之間關係的精彩問題!這將幫助我們進一步釐清虛擬世界與實體世界的界線。

---

## 電腦的核心 (Kernel) 與模擬器

### 一台電腦只有一個核心 (Kernel) 對吧?

**對於一台實體的電腦而言,是的,它通常只會有一個正在運行的作業系統核心。** 這個核心(例如 Linux Kernel、Windows NT Kernel 或 macOS 的 Darwin Kernel)是該電腦硬體的直接管理者,掌管著所有的資源和程序。

### 模擬出來的作業系統只能算是一個應用程式對吧?

**是的,這個理解完全正確。**

當您在一台實體電腦上運行一個作業系統模擬器(例如 QEMU、VirtualBox、VMware Fusion)並在其中安裝另一個作業系統時,這個被模擬的作業系統(稱為**客體作業系統**,Guest OS)及其核心,對於底層的實體作業系統(稱為**宿主作業系統**,Host OS)來說,**只是一個普通的應用程式**。

這個模擬器應用程式在宿主作業系統的**使用者模式 (User Mode)** 下運行。它向宿主核心發出系統呼叫,請求資源(如記憶體、CPU 時間、磁碟空間),就像任何其他應用程式一樣。它不具備直接訪問或控制實體硬體的權限。

---

## 模擬器如何模擬 CPU、記憶體及其他虛擬裝置

模擬器的工作是創建一個虛擬的硬體環境,讓客體作業系統誤以為它正在運行在真實的硬體上。

### 模擬 CPU

模擬 CPU 有兩種主要方式:

1. **純軟體模擬 (Full Software Emulation)**:
* **方式**:模擬器會逐條讀取客體作業系統的 CPU 指令(例如 x86 指令),然後在宿主作業系統的 CPU 上,用多條宿主 CPU 指令來「翻譯」或「模擬」這些客體指令。
* **應用**:這通常用於模擬不同 CPU 架構(例如在 Intel 電腦上模擬 ARM 處理器),或者在沒有硬體虛擬化支援時。
* **效能**:效率最低,因為每一條客體指令都需要大量翻譯工作。
* **例子**:QEMU 在進行跨架構模擬時。

2. **硬體輔助虛擬化 (Hardware-Assisted Virtualization)**:
* **方式**:現代 CPU (如 Intel VT-x 或 AMD-V) 提供了特殊的硬體指令和模式來支援虛擬化。當客體作業系統的核心嘗試執行特權指令時,CPU 會自動截獲這些操作,並將控制權交還給模擬器(或更精確地說,是**虛擬機器管理器 VMM**,Hypervisor)。
* **應用**:這是目前最主流和高效的虛擬化方式。
* **效能**:效率最高,因為大部分非特權指令可以直接在實體 CPU 上執行,只有特權指令才需要 VMM 的介入。
* **例子**:VirtualBox、VMware、KVM 等。

### 模擬記憶體

模擬器會向宿主作業系統請求一大塊記憶體空間,然後將這塊空間當作虛擬機器的 RAM 來分配給客體作業系統。當客體作業系統讀寫其「虛擬記憶體」時,模擬器會將這些操作映射到它在宿主機上擁有的實際記憶體空間。這通常涉及到記憶體管理單元(MMU)的虛擬化,確保客體 OS 認為它有連續的記憶體位址。

### 模擬其他虛擬裝置

* **虛擬硬碟**:通常是一個巨大的檔案(如 `.vmdk`, `.vdi`, `.qcow2`),模擬器將其呈現為虛擬機器的硬碟。當客體作業系統讀寫這個虛擬硬碟時,模擬器會將這些讀寫操作翻譯成對宿主機上這個檔案的實際讀寫。
* **虛擬網卡**:模擬器會創建一個虛擬網卡,讓客體作業系統認為自己連接到網絡。這個虛擬網卡通常會透過宿主作業系統的網路堆疊來訪問實體網卡,實現網絡連通性。
* **虛擬鍵盤/滑鼠/顯示器**:模擬器會截獲您在宿主機上的鍵盤和滑鼠輸入,並將它們傳遞給虛擬機器。顯示器的輸出也是將虛擬機器的圖像數據呈現到宿主機的視窗中。

### 虛擬裝置與實體裝置的關係

**虛擬裝置是對實體裝置的抽象和模擬。** 它們之間不是直接的一對一關係,而是透過**多層次的軟體翻譯和映射**。

* **實體裝置**:是實際存在於電腦中的硬體組件。
* **虛擬裝置**:是模擬器軟體創建出來的抽象層。客體作業系統與這些虛擬裝置互動,而模擬器則負責將這些互動翻譯成對應的實體裝置或宿主作業系統的資源操作。

### Ring 0 級別的驅動程式的工作會參與其中嗎?

**是的,Ring 0 級別(核心模式)的驅動程式會深度參與其中,但它們是宿主作業系統的驅動程式,而不是模擬器本身。**

1. **宿主作業系統的驅動程式**:當模擬器需要訪問實體硬體(例如從實體硬碟讀取虛擬硬碟檔案,或者透過實體網卡發送網絡數據)時,它會向宿主作業系統發出**系統呼叫**。這些系統呼叫最終會由宿主作業系統核心中的 **Ring 0 級別的驅動程式**來執行,以與實體硬體進行底層溝通。
2. **虛擬化擴展(VMM/Hypervisor)**:如果使用的是硬體輔助虛擬化技術(如 KVM),那麼在宿主作業系統的核心中會有一個特殊的模組(如 Linux 的 KVM 模組),它本身就運行在 Ring 0。這個模組充當了虛擬機器管理器 (VMM) 的角色,直接利用 CPU 的虛擬化指令來管理客體作業系統的特權操作和資源分配,從而繞過了一部分傳統的模擬層,提高了效率。

所以,可以說模擬器本身在使用者模式運行,但它所依賴的「底層服務」——即宿主作業系統對實體硬體的訪問——會由宿主作業系統核心中的 Ring 0 級別驅動程式來完成。

---

## CPython 的虛擬機器 (PVM) 與作業系統模擬器

### PVM 算不算一種「非系統等級」的模擬器?

**是的,這個比喻非常貼切!**

**Python 虛擬機器 (PVM)** 確實可以看作是一種「非系統等級」的模擬器,或者更精確地說,它是一個**程式語言層級的虛擬機器**。

* **模擬的對象不同**:PVM 模擬的是一個**抽象的計算機(或稱位元碼機器)**,而不是一個完整的實體電腦硬體。它接收 Python 位元碼指令,而不是 CPU 的機械碼指令。
* **目的不同**:PVM 的目的是提供一個平台獨立的環境來執行 Python 程式碼,讓 Python 程式可以在任何安裝了 Python 直譯器的作業系統上運行,而無需為每個作業系統重新編譯。它抽象了底層的作業系統和硬體細節。

### 反之,作業系統模擬器可以說是一種「加載更多部件」的執行虛擬機器?

**非常精準!**

**作業系統模擬器**(或虛擬機器,如 VirtualBox/VMware)確實可以看作是一種「加載更多部件」的執行虛擬機器。

* **模擬的層次更低、更全面**:它旨在模擬一個**完整的實體電腦硬體堆疊**,包括 CPU、記憶體控制器、BIOS、PCI 匯流排、各種 I/O 裝置等。
* **目的是運行完整的作業系統**:因為它模擬了完整的硬體環境,所以一個完整的作業作業系統(包括其核心)可以在其內部運行,而無需知道自己正在被模擬。
* **複雜度更高**:由於需要模擬所有硬體層面,其內部架構和組件自然比程式語言層級的虛擬機器(如 PVM)複雜得多。

---

**總結來說:**

* **PVM (Python 虛擬機器)**:是**軟體層次的虛擬機器**,模擬一個抽象的 Python 指令集,專門用來執行 Python 位元碼,目標是**語言的跨平台執行**。
* **作業系統模擬器/虛擬機器 (VMware, VirtualBox)**:是**硬體層次的虛擬機器**,模擬一個完整的電腦硬體系統,目標是**作業系統的跨平台運行**或**資源隔離**。

這兩個概念雖然都包含「虛擬機器」這個詞,但它們所處的抽象層次和模擬的對象完全不同。您的比喻完美地抓住了它們之間的關係和區別。

---

希望這次的解釋能幫助您進一步鞏固對這些複雜概念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