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記憶與靈魂相輔相成。

少了記憶,那人還是那人嗎?還是只有靈魂,也能成為記憶中的模樣?

修普諾伊現在的答案是否認。

早在很久以前,就質疑了這個問題有了千年之久,靛青的先人像是夢一樣,擾著他,使他不得安寧過一刻,修普諾亞渴望成為自己,可是在撬開記憶水晶中的一角時,卻又覺得這一刻已經成了賽德納遺留下的執念,而不再是那名有著桃紅色雙眼的魔科學研究學者,質疑一直是「他」的本性,可是那究竟是賽德納還是修普諾伊的根源?
他不清楚,也無法明白。

世界被分裂,可是在十四人委員會的偉業下,人們的靈魂逐漸完整了起來,就像拾取四散的拼圖,將這些相似的顏色參合於一塊,可是無一例外,他們大同小異,倒不如說回到最初、最遠古的時代,那時候的一切是完整的,仍舊還是有相仿的靈魂相遇或在世界的一角中堅韌的活下去。
他就是他嗎?不,不是的,只不過是部分類似罷了。

可是修普諾伊遲遲沒能想明白這個道理,不如說是建立在海德林分裂世界這個前提下,始終都無法得出能夠說服自己的結論。

「我究竟是誰,我還是搞不清楚。」修普諾伊只向他說出了困擾自己接近一生的問題。

「我想成為『自己』可是自己又是什麼。」

「你就是你啊,修普諾伊。」特里頓道出了千年以來,「他」最想說出的話「賽德納不能成為你,你也成為不了賽德納,賽德納早就消失在那時候了,不是嗎?」

特里頓的聲音很輕,像是清晨的薄霧,悄悄地籠罩,又如同破曉的曙光,照亮了沉霾中迷惘的人。
充滿缺陷的人壽命很短暫,但也因此才能將曇花一現的靈魂盛大的綻放出來,那雙如碧草的眼睛,靈魂像是滲透人理般,將不變的道理化作一羽箭矢,直擊了被麻木太久的桃心。

「你覺得呢?」定義是人給的,同時也是自己給的,特里頓只是說出了想法與自己的認為,他也明白自己與修普諾伊雖然同為「人」可終究還是殊途,可是他們的靈魂同歸,即便在曲折又蜿蜒的路上行進,他們的終點總會在星海裡相遇,特里頓並沒有強迫修普諾伊接受這個論點,而是提供了一個多的看法或選項。
你覺得呢?

修普諾伊即便在特里頓的靈魂離去後還在捫心自問著,直到他見證了人們苦難的重點,絕望後的希冀,甚至是來自第九久世界,靈魂與記憶糾纏的鬧劇後,才終於能夠與他一樣那麼肯定,記憶與靈魂相輔相成,失去記憶後的靈魂亦不能成為那一人,而只剩記憶而沒有靈魂也不過是念想的未亡人。

所以在接下那份早逝英才遺留的饋贈後,他始終沒有成為特里頓,因為修普諾伊明白,自己並不是他更不可能成為他,可是他卻一直用著應該被歷史銘記的名字在世間留下足跡。

那是他想做的事情,那是修普諾伊自己想做的事情,並不是出於久遠的古代先人的操控,更不可能是特里頓用遺願詛咒了志趣相投,靈魂相互共鳴的摯友。

那是他,
那是修普諾伊,
自己想做的事。

「你是誰?」
「我是特里頓。」

我是修普諾伊。

他比任何人都還要堅信自己,堅信桃色的自我與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