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看到一則新聞是13萬人上第一志願,然後呢?如果是上一般高中的第一志願在台北的話應該就是建中和北一女,有誰會把陽明高中當成第一志願呢?〈雖然我當年把它當第一志願,但在我心中何嘗不想上建中呢?只是知道自己沒那個實力啦>_<〉
反過來說,志願序整個變成是個笑話,因為一般高中根本不需要志願序加分,因為大家都是同一科!
說實在話,志願序只能用在兩種地方:一種是上高職、一種是上大學!為什麼呢?
因為這些有分科,譬如以我讀歷史來說,今天我把歷史當成我的第一志願,只要碰到我填歷史相關科系我就可以加三十分,而我第二志願是中文,只要我碰到中文系相關科系我就可以加27等,這才有意義!
為什麼呢?
因為以前聽到一個很爛的標語:選校不選系,所以很多人是為了這個校名才進來,可是可能對這科系沒有認同或熱情,最終目的是混學歷或轉系,代表它佔了一個位置,占了一個別人有熱情的位置!
在看遠一點,一堆人只是因為分數到所以填,對未來不知道,所以進來學了一對不知道要幹嘛的東西,最終呢?出去做了不喜歡的工作,結局就是對所學所做的工作沒有熱情,因此為什麼台灣這麼多社會工作人士做工作這麼爛?總歸一句話:沒認同感!
而這樣的現象是害得我們國家為什麼許多行業越來越爛的主要關鍵原因!
而高職或大學用志願序,就可以防止學生只是為了分數到而進入這科系〈因為這些科系往往都是非熱門工作─毫無諱言的說歷史系就是其中一個〉,也更確定學生進來至少都是有熱情、想學習的!
所以反觀一般高中用志願序根本就是笑話,變成大家猜猜猜了!
今天我有建中的分數,我第一志願可不可以是師大附中?我不可以填師大附中嗎?我今天有師大附中的分數,我填了師大附中有沒有可能因為上述這些人來而我落榜呢?還是我填成功高中、政大附中等呢?還是我確保一點乾脆填陽明高中好了?這已經不是愛你所選和選你所愛,而只是我猜我猜我猜猜猜了!
希望當局好好想想志願是熱情,絕對不是把志願當成猜測的工具!
祝福未來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