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 https://www.facebook.com/eoiss.blog/posts/pfbid022HFzvE5HMZ3GFKQSz9e42RQVA9F82P9sMWXs6bJFqGFukoGjZZjLThqKRLFZYw4Hl 6月4號星期六,雖然是一個重要的日子,不過多年下來也懶得再講,今天來分享點個人經驗,提供給也想要在網路上講話,或是做點個人興趣研究。 關於這個粉專,雖說是前幾年開的,但有從部落格時代就知道小弟的,都知道第一篇部落格文是2007年,且應該是08年開始,開始自我要求每周至少寫一篇長文。 為何又要講這個一次? 這次算以老師的立場,給年輕朋友一點建議,如果你也想要在網路上寫點東西,而不是純聊天的話。 咳 總之,寫文幹嘛的,我覺得很好,一種表達自己的想法,比單純抄書背書重要。 第一,不是吊書袋就是對的。 剛從學校訓練出來的,都很講究要有論文出處,或是權威報章雜誌的來源。那這些人的資料哪來的? 如果原始資料就有問題,記者查證也不確實,有可信度嗎?我自己就碰過一個狀況,認為自己參考的資料極具價值,非常有權威性,但我實在不忍講,原作者家族成員可跟我說過,在威權時代訪談根本不敢吐實,數據也修正過。 所以我要為了證明自己,把這些人抬出去給大家看。 好笑嗎?不好笑,我當初要是錄音下來,已無人格信用可言。 不是說不能引經據典,只是切記不要把資料當聖經讀。尤其動輒嘲諷人去讀書,看人家沒那文憑就斜眼看人,這態度真的很糟糕。 請記得,你沒有要去當學者,來跟你聊天的人並沒想跟你開研討會。 第二,不要用一堆行話。你們很少看過我用行話,頂多說一些錦句,真有人不懂詢問,我有看到也有空,通常都會解釋一下。 要先弄清楚受眾是誰,你想對談的對象如果是一般人,請不要當作開Seminar,開會我們都知道,你都入行了,當然該讀的要自己讀。可很多人習慣上,就是用大量的行話堆砌,但要說文謅謅也不是,就是讓文章非常難以閱讀。 一般讀者得要花很長的時間,搞懂這些行話的意思,但這些行話真的超級難懂?也未必。常常就只是不熟悉而已,而且更多的狀況可能是這一小圈的人講習慣,甚至是同行不同系統,內容就不大一樣。 你是棒球愛好會成員在談棒球,還是在推廣棒球運動? 我能理解,堆砌行話可以讓文章看來很專業,軍武寫作的年輕朋友特別容易有這毛病,大概是閱讀的雜誌多這樣寫,所以自己習慣了。請你想想看,怎樣解釋武器的戰術部署概念,給你家裡沒當過兵的女性聽。 能堅持一分鐘以上就不錯了,還可能是為了面子裝有聽。 第三,永遠記得沒有要去學術界,在網路聊天講古,就算內容專業點也要記得,你的對象是廣大的非專業人士。不要瞧不起別人,也不要太看得起自己。 我版上有不少認識的人,學歷都是討論內容的本科系,經驗都我兩倍起跳,可人家沒半句行話,也不會吊書袋,更不會要你去讀書。對這些老人家來說,只會出現在他回母校找同學時,順便抓你這個剛畢業的電。 簡單說,打學弟妹書沒讀通自以為是,要關起門自家解決,不需要打小孩給其他人看。更何況,要審核論文或是升等,也跟外人無關,他只要知道你在網路上會鬼扯就好。 反過來說,若各位只想當個天橋下說書人,這些很重要嗎?不重要。 說書的重點是平實,精采與否看你的想法,要上電視當然要有點戲胞,沒打算靠網路寫文、Youtube賺流量斗內,真的不需要講求精彩。 最後,你可以私下想像、談論他人。但不要動輒想像別人是為錢而活,或是只懂市場小販聊天,都不知道看論文。 台灣是高教比率很高的國家,嘲笑別人看不懂論文很奇怪,或許是文憑主義的問題,導致年輕朋友常以為自己那張證書如千金重。別鬧了,證書是對自己有千斤重的意義,不是拿去砸人有千斤的重量。 如果只想當抬槓大神,那就隨意吧。 |
Direct link: https://paste.plurk.com/show/EetQw6NYMKg97Rm96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