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電漿的指數投資筆記】
為什麼選擇指數投資:選擇指數投資的原因

這個系列是我將我自己的指數投資筆記與心得整理後發表的。
畢竟我不是個數學家也不是金融專業,其實沒有打算靠自己精算太多,再加上這本來是給我自己看的筆記,我會省去很多數據,僅保留一部分的關鍵數據和我消化後的結論,請大家海涵。

***

為什麼我會選擇指數投資?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首先該弄清楚的是:我們是為了什麼而投資的?

每個人投資的理由都不盡相同。有些人是透過在市場進進出出獲得成就感,甚至是獲取某種類似博弈的刺激感。但對大多數人而言,投資就是協助我們達成財務目標的方式。這個財務目標,可以是中短期的,譬如一趟出國度假的旅費、買車的頭期款、甚至是買房的頭期;也可以是長期的,像是一筆能夠在自己退休後支撐自己開銷直到老死的退休金。

也就是說,投資只是手段,達成財務目標才是真正目的。若要達成財務目標,獲取良好的總報酬率就是最重要的,同時,這個報酬的實現機率必須要足夠大。

我個人認為,在投資開始之前能夠把「總報酬率與實現機率是最重要的」這個想法釐清十分重要,這可以避免我們在後續的學習和資料查找中迷失在許多金融產品中,讓我們能夠選擇出最適合達成我們各自財務目標的投資工具。

永遠不要將「手段」誤當作「目的」。

***

那麼,我希望靠投資而能夠達成的財務目標是什麼呢?

首先,我希望達成的財務目標是長期的——我希望透過投資來累積資產,搭建一個未來我在退休後能夠安心提領花用的投資組合。也就是說,這是一個超長期且不能容忍失敗的理財規劃。

其次,我深深清楚,我不是一個專業的投資人,並且我也不熱衷於看盤。我願意學習一些簡單的經濟與金融知識,但我不想耗費大量的時間在研究各間企業的表現與數據,也不想每天必須撥出時間來掌握盤況。

綜上所述,這兩個理由讓我選擇成為指數投資人。為什麼?

從簡單的定義去了解,指數投資,是「取得市場報酬」的投資方式——由「指數」替我們具體化市場報酬,而市場報酬是多少,指數化投資就會拿到多少獲利(或虧損)。

為何要取得市場報酬?因為整體市場的長期走勢是向上的——雖然短期會有修正,但長期來看總是成長,因為人類的發展是不會停止的。過去不管是全世界市場、美股或甚至是台股,都證實了這個結果。

或許有些人會認為,市場報酬不過所有投資人的平均報酬,而「平均」一詞在多數人的印象裡都是「平庸」的。但實際上,就連美國華爾街的菁英(美國主動型管理基金),長期下來的年化報酬率有八成以上會輸給各市場的指數,更遑論是沒有資訊與知識的小散戶,能夠勝過大盤的機率更是小之又小。

也就是說,擁抱大盤的績效絲毫不能說是平庸,相反地是勝過絕大多數投資人的。而且,將投資週期拉得越長,指數化投資人相較於主動投資人的勝率就越高。

由此可見,對我來說,指數化投資是達成我的財務目標最好的方式。他執行起來簡單,長期報酬優秀且實現機率極大。而這正是我會選擇學習並實踐指數化投資的原因。

下一篇筆記,我會相對較詳細地討論《指數投資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