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66日》的回應曲

湊和美海之所以變得親近,是因為彼此喜歡同樣的音樂。兩人因為同時掉落了HY的《Street Story》MD而相遇,並因此互相吸引。劇中不僅使用了HY的《366日》、《AM11:00》,還特別為本作量身打造了新曲抒情歌《戀愛了(恋をして)》,作為《366日》的回應曲,在故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深深打動了觀眾的心。這首歌,也成為名符其實的主題曲。

這首新曲是在電影製作初期就向HY提出邀請創作的,即使劇本在過程中歷經多次修訂,這首歌在劇中的定位始終沒有改變。
製作團隊希望這首歌能夠象徵整部作品的世界觀與氛圍。相較於以女性視角描寫的《366日》,回應曲希望無論從男性或女性的角度來聆聽,都能打動人心。同時,它也必須貼合作品、又能作為一首獨立的歌曲存在,因此成為一項非常細膩的挑戰。主要演員和工作人員在開拍前就已經收到這首歌的試聽版音源。

赤楚衛二表示:「聽到這首歌時,真的非常感動。它完美地作為《366日》的回應曲存在,邊讀劇本邊聽,眼淚就忍不住流了下來,真的是一首很棒的歌曲。」

另一方面,上白石萌歌則是在拍攝前圍讀劇本回程路上聽到這首歌,結果一邊聽一邊哭了出來。

她說:「這首歌一定能讓這個故事被更加美麗地渲染,我也希望能夠背負著HY的心意來演出,希望自己能好好回應這首動人的歌曲。」


HY訪談

新里:作為被委託演唱主題曲的人,內心既期待又緊張,「不知道會在什麼時候播放呢!?」這種心情也有呢。

許田:從「AM11:00」這首歌開始也很棒。但當「戀愛了(恋をして)」響起的瞬間,真的感覺心臟被猛地抓緊了,衝擊力十足。

新里:不只是「戀愛了」,「366日」播放的瞬間也是同樣的感覺呢。

仲宗根:一聽說是以「366日」為靈感的作品,大家應該會以為只是單純的戀愛電影吧,但其實它也描寫了家族的故事,以及對一個生命的深切情感。整部電影本身,就像是我真正想表達的「366日」的回答之歌。最後當「戀愛了」這首歌響起的那一刻,不僅作為湊與美海的故事,也是作為「366日」的回答之歌,完美地結合起來,讓我覺得非常契合。

新里:不僅是學生時期的戀愛,還有成為社會人士、變成大人後,價值觀也跟著改變,這些過程也有描寫出來,這點很棒。像美海懷孕時,因為湊有不得已的事情無法陪在身邊,美海就自己回到沖繩。這樣的循環,其實在身邊的朋友中也很常見。從沖繩到東京或其他地方去發展,然後談戀愛,但最後不順利,自己一個人回到沖繩。這樣的情節也讓人聯想到沖繩現實中存在的貧困問題、離婚率高等情況。

仲宗根:但當美海決定自己一個人把孩子生下來時,爺爺奶奶、父母兄弟姐妹全家人一起支援她。這種感覺也非常有「沖繩味」呢,我覺得。


仲宗根:以為是因為媽媽喜歡那種花才種的,結果發現其實是媽媽因為自己喜歡那朵花才去種的——這樣的故事情節,給了我像懸疑片裡突發事件般的衝擊感。本作中其實藏了不少這種讓人「咦!」一驚的小設計,我也很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