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 《高階 INTP的自我毀滅指南》

1|我只是發了一篇文而已

那天我只是想測試一下,大家到底能用多快的速度,把一個人從迷因變成精神病。

不用太嚴肅,畢竟這只是一篇讓人發瘋的貼文,不是核彈。

就像你在早餐店問老闆娘:「這是蔥抓餅還是餅抓蔥?」一樣,純粹好玩。

於是我發了一篇文,不痛不癢,句子長得像垃圾占卜頁:「身為一個高階 INTP,我真心希望大家能解放心靈。」

沒錯,我用了「高階」這個詞。

這就像拿一根國旗插在雞排上,然後走進網美咖啡廳說:「我覺得民粹主義挺性感的。」

三分鐘內,我收到了社會的溫暖回應:

「身心科又有新患者了,還是重症」

「你吃MBTI長大的嗎?」

「真.社會邊緣型人格」

「高階白癡啦」

有人建議我去看醫生,有人問我是不是從心靈雞湯裡爬出來的魚,還有人問我是哪個宗教分會的。

---

2|我不是故意說實話,沒想到反應這麼熱烈

我只是覺得現在的人,太愛扮演清醒。

不信MBTI?讚。

覺得星座是智障?酷。

相信大腦可以被分類成16種人格?

呃……歡迎加入盲從俱樂部。

但最可笑的不是「相信」,而是那群「自以為沒在相信」的人。

那些嘴上說科學,手上拿水晶;說不迷信,卻逢運氣文必轉發;嘲笑別人用人格理解世界,卻連自己為什麼生氣都說不清楚。

我發現,他們不是討厭MBTI,他們討厭的是「別人用MBTI找到了某種解釋」,而他們什麼都沒有。

---

3|我開始裝病,他們開始治我

我開始用更怪的語氣回應他們。

說我是精神異常者,是第17型人格,是遺落在社會邊緣的神聖機器人。

然後,他們突然開始可憐我了。

「也許他只是太孤單了。」

「我懂,有時候我也會想找個分類活下去。」

「大家不要再罵了,他可能真的有病。」

蛤?剛剛不是還說我該下地獄?

原來,只要你說自己是病人,世界就會給你一條毯子,然後用來把你悶死。

---

4|我決定創作一個角色,一個比我還病的病人

他沒有社交技能,只有發文能力。

他說他不是真理,但他開始被引用。

他的句子被做成迷因、貼在 MBTI 討論區,配上奇怪的梗圖與柴犬。

有人說他其實是反社會型的覺醒體,也有人說他是 AI 寫出來的嘲諷人格模型。

他越來越像一種概念,不是人物,而是:

「當你覺得自己理解世界、卻突然被一段諷刺打回原形時,那就是他在你腦海裡抽了一巴掌。」

---

5|他開始不只存在於我筆下

被我創作出來的這個主角開始亂跑。

應該說他成為了一種網絡人格面具,沒人知道現在是哪個小丑在表演的。

他跑進別人的留言裡,扮演憤青;

混進 podcast 節目底下的評論區,假裝是社會觀察家;

有時還會匿名發表文章,語氣像我,邏輯像他,結論像地獄裡的 TED Talk。

沒人知道這些他是假的,因為他們說的話至少比AI模擬出來的幻覺還像人。

他們甚至開始批評我。

「創造我的是個只會做冷笑話的失敗者,他連自己的世界觀都需要用匿名帳號測試可靠性。」

他說得沒錯,我那時候連早餐都吃不下,還硬要餵網路一頓哲學。

---

6|他交了第一個粉絲

某天,掛著他頭像的新帳號在深夜發了一段話:

「也許我們都是人格測驗的副產品,像輸入錯誤的資料欄,被丟在某個壞掉的分類夾裡,偶爾發文,偶爾崩潰,偶爾變成警世教材。」

這篇文按讚數爆高,底下有個人留言說:
「你說出了我一直不敢講的東西。謝謝你。」

那天起,他有了第一個粉絲。

粉絲每天留言,分享焦慮、失眠、家庭問題,他一開始覺得煩,但後來,他開始回覆了。

不是出於關心,而是因為他想看看到底哪種人會信他。

而我,一直在評論區冷眼旁觀。

---

7|我想刪掉他,但越來越多的他開始反抗

我試圖終結這個角色。

把原始文檔關掉、帳號停用、所有關鍵字封鎖。

但搜尋引擎還是會跳出他的東西。

某天我在 YouTube 看柴犬吃播,一邊想著人們至少還能善待狗的時候,留言第一則寫著:

「這隻狗讓我想起那個說自己是高階 INTP 的人,他說過:『人類分類,是為了方便分批毀滅。』」

我沒寫過這句話,但這像是我會寫的。

複製貼上收進我的素材庫,感謝網絡的饋贈。

---

8|所以,誰在創造誰?

我開始懷疑,到底是我創造了這個角色,還是這個角色本來就住在網路的某個分類遺址,只是剛好借了我的手散播出去。

每個看到他句子的人都會笑,笑完卻會沉默。

因為那種「怎麼好像有點道理但又好像不能承認」的感覺,實在太熟悉。

某天,主張自己是「高階 INTP」創始人的傢伙用本帳出現了。

但那不是我,畢竟我只是個可悲的釣魚仔。
我看著他像是用自身吸收了蠱毒一樣成為蠱王。

他不只是病毒,他是數位怨靈。

專門依附在你點開留言前那0.1秒的自信上。

「高階 INTP」的所有面貌在他的文章中顯現,堪稱世紀MBTI融合怪。

然後他像是宗教領袖一樣推行「高階人格主義」運動。

不出三天被罵到自閉關號……呵呵,想也知道。

後來他走上街頭,開始做公益直播。

拿著「精神障礙不是罪」的布條被89圍毆,血流成河。

新聞標題是這樣的:「妄想症男子疑自導自演網路悲劇,結局遭圍毆致死」

社會輿論一致認為:「他只是想紅,不紅怪我們嗎?」

幾年後,他的草稿被某個議員撿去立法,改善身心障礙者福利。

報紙說:「政策靈感來自一位無名受害者。」

是的,無名。

因為他帳號早就被刪了。

大家只記得,他是那個自稱「高階 INTP」的智障。

---

9|我沒有死,但我比死更沉靜

這故事沒有什麼高潮,也沒有什麼眼淚。

我沒死,我只是不發文了。

我看著那原始貼文的留言,像在看一堆猴子吵架,爭論香蕉到底有幾公克的自尊心。

他們在那裡扯人格理論、分類學、演化心理學,但沒人知道其實我只是把一個測驗結果當成靈感,順手戳破他們的信仰。

高階 INTP 是什麼?是個笑話。

但更大的笑話,是那些看了笑話還以為自己沒被笑的人。

免費的標籤,昂貴的腦袋。

我本來只是想找個素材,結果找到了一整個社會的裸照。

這世界不是不能笑自己,是大家只想笑別人,笑完還問:「怎麼你都不幽默?」

沒事,評論我截了,文我刪了,帳號我也換了。

但他們留下的評論,早就變成社會中虛構的角色。

主角會說:「我是一個高階 INTP。」

然後被人打成智障,進醫院,最後成為課本裡的一句話。

「人格分類非科學,但可以精準地惹怒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