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寫於2011年8月。



  APH、2.9次元廚文。
  私心成分99%,怨毒,思維混亂,請慎入。
  
  那個,前面的坑還沒填平請先忽略……走路小心,可能有雷。
  
  
  ※
  
  
  看了不少不同配對的灣娘中心的同人圖/文之後,不禁感到怨念:如果每個國家都真的這麼疼灣娘,那該多好啊?……
  
──數量最豐種類最多歷史感最強的菊灣
──甜度與三次元成分成反比的耀灣
──意外地被同人遊戲挖掘出萌點的露灣
──政治冷感/吐槽/治癒系的香灣
──自從某件體壇風波後彼此就充滿戾氣的勇灣
──物質利益與精神尊嚴的永恆辯證的米灣
──彆扭傲嬌二人組的英灣
──表達熱情方式截然不同的法灣
──三次元中怎麼也想不到會有交集的普灣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根本悲劇的獨灣
──天然呆二人組的義灣
──中/國/情/結與本/土/論/述矛盾糾纏的灣灣
  
  ……
  
  (翻開台/灣/史,覺得西灣葡灣也不錯,但還沒看過有人寫;至於百合向的,目前只看過匈灣,但是數量太少,歸納不出結論來;至於縣市城鎮擬人作品太少、灣單人作品更少,也暫且不論。)
  
  結論:台灣的文化包容性真是太強太強了。除了東.南.亞.國.家、北.歐.國.家、非.洲.國.家(本家沒畫)、中.南.美.洲.國.家(本家也沒畫)、大.洋.洲.國.家集體鬼隱之外,幾乎所有主要人物都可以和灣娘配成對,灣娘大人您簡直魅力無窮啊!(謎:妳確定這不是台.灣.人自我感覺良好的緣故?)
  
  
  ※
  
  
  最近寫灣家姊弟的短篇寫到糾結得要命。上有大哥、下有小弟(不是黑道啦),夾在中間的灣娘想不糾結也難:哥哥是她的文化理想、弟弟是她的在地關懷,她偏袒任何一方都會被砲。七零年代後她開始比較照顧弟弟,二零零八之後就難說了……不過看在近日母/語口水戰的激烈戰況下,弟弟的聲音她是聽到了。
  
  因為怨念太多,導致筆下的灣娘有愈來愈犀利的傾向──也不知這樣好不好。
  
  

  
  
  被土氣可愛的灣弟萌到了。依他的天賦資質(?),發展成農.村.武.裝.青.年、保.釣.戰.士、山.地.同.胞親衛隊、環保小尖兵(誤)……等等都很有潛力,在我心裡他同時也是個保衛姊姊的(美少女)戰士,不破支那終不還(!)(←無歧視之意、只是模仿灣弟語氣)



受到周芬伶的《妹妹向左轉》荼毒太深,總覺得寫篇《弟弟向左轉》是不錯的取材方向。
  


  正在看《探索者的腳蹤》,看到編者說:「擁有鮮明立場,另一方面也意味著他對這個領域有足夠的了解」,不禁陷入思索。至今我仍未敢寫立場鮮明的文,看來我對灣娘所做的自我詮釋,始終還不夠篤定呢。



  我知道本不該嘻笑地談它。愈來愈不能從純粹二次元的角度看灣娘了。
  灣娘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