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 來源臉書-林金宏的消防天地 https://www.facebook.com/%E6%9E%97%E9%87%91%E5%AE%8F%E7%9A%84%E6%B6%88%E9%98%B2%E5%A4%A9%E5%9C%B0-446773298718903/ 如果城中城的消防設備正常,火災的傷亡是否會減少? 這是我朋友今天問我的問題。 我的答案是:影響有限。因為這場火災傷亡的關鍵根本不在消防安全 設備,而是建築管理。 朋友:但消防設備如果正常,火勢就不會燒到樓上,怎麼會影響有限? 我:這場火根本沒有燒到住民所在的樓層。 朋友:那為什麼住民會發生傷亡? 我:因為防火區劃沒做好,煙熱蔓延至樓上,住民遭遇濃煙侵襲,才會 釀成傷亡,錢櫃、彰化防疫旅館都是同樣的情況。 朋友:那為什麼大家都在檢討消防設備? 我:我覺得多數人跟您的想法一樣,總覺得火災傷亡就是消防設備沒有 發揮功用,事實上,建築管理才是更需要關注的議題,但因多年來每次 重大傷亡火災發生時,各界總是先檢討消防安全,導致積非成是,反而 忽略了更重要的建築管理。 朋友:所以多數火災傷亡主要原因是煙,如果防火區劃做好,不要讓煙 熱到處亂竄,就不易發生傷亡,對吧? 我:是。 走筆至此,我想談談為什麼我認為「消防設備」正常,對這場火災傷亡 影響有限,並提供一些「馬上可用,保證有效」的應變要領。 首先,這場火災起火點是一樓,再從媒體報導的監視畫面,可以看到這 場火災來得又快又猛,起火點附近又是一大堆機車,這跟新北市蘆洲大 囍市火災類似。 當起火處附近有大量機車存在時,機車的座墊、油料都是易燃物品,非 常容易被引燃,此時就會產生高溫及大量濃煙,如果防火區劃沒做好 (防火門打開或拆除、管道間貫穿),則煙熱就會迅速沿著梯間及管道 上竄。 在這樣的火災情境,就算火災警報器一開始就發出警報音響,因為起火點 在一樓,樓上的住民根本無法向下逃生,也不該選擇向下逃生。 或許有人又會說:如果現場有自動撒水設備,火勢一開始獲得壓制,傷亡 應該就不會如此慘重。 這也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重點,消防設備不是萬能,不要總以為重大傷亡 的主因都是因為消防設備失效。 現在我們來談談自動撒水設備在這個火場為什麼無法發揮效果,甚至還會 造成火勢擴散。 首先從媒體報導「城中城」火勢擴大的原因是瓦斯罐被引爆,而瓦斯火災 其火勢是在空中,但撒水設備的滅火原理是當水落在物質表面的火焰時, 才能產生良好的滅火效果,針對在空氣中的火焰,其效果有限。 接下來我們再想想,火勢波及機車時會燒斷機車的油管,此時易燃性的油 料被引燃,沒有水時,火勢會侷限在油料洩漏處。但如果有水持續加持, 因為油會浮在水面上,水流到哪裡,火就燒到哪裡。 如果這個火場真的有撒水且正常動作,水流的影響會加速機車油管被燒斷 的情況,導致一桶又一桶的油料加速洩漏,進而擴大火災的蔓延速度,也 就是說:撒水設備動作只會帶來更嚴重的後果。 或許有人看到這裡,心中會浮起消防設備既然都沒有用,為什麼還要花大 錢設置? 這就要回歸到我一開始提到的重點,這場火災傷亡的關鍵是「建築管理」 ,不是「消防設備」。 撒水設備不是沒有用,是對機車沒有用。 所以我們應該要思考的是:為什麼容許這麼大量的機車停在設有撒水設備 的室內(我還在查證這棟建物需不需要設撒水,因為這是民國66年建物, 當年的建築技術規則現在網路上查不到,我們就先假設它有設置撒水的狀 況來討論),當初設置撒水設備是為了防護商場火災,我相信沒有一個商 場的營業處會停這麼多機車,所以這不是消防設備沒用,是建築管理不當。 解釋完消防設備在這樣防火區劃失靈、建築管理失當的火場能發揮的效果 有限之後,我想跟大家談談那「城中城」的住民該怎麼辦? 其實答案很簡單:「關門,等待救援。」 在媒體報導中,有一位城中城7樓住戶關門待救,毫髮無傷。 我也相信這場火災,多數罹難者應該是陳屍在走道、樓梯間。 如果民眾有緣看到這篇文章,請牢記開門看到濃煙時,立刻「關門」才是 保命之上策。 當然在這個火場有一個特殊現象,聽說有一些人住的房間沒有門,那該怎 麼辦? 我的建議是躲到有門的鄰居家。 透過上市分析,我認為這場火災造成重大傷亡兩大主因: 一、 建築管理失靈 二、 民眾應變錯誤 我也相信這個火災發生之後,政治人物一定會做出檢討的承諾。 請記住,建築管理才是檢討的重點,將檢討消防安全擺在第一順位,就是 錯誤的第一步。 我相信誰都不願意這樣的悲劇發生,但真的衷心期盼要避免類似悲劇,必 須對症下藥,不要該檢討不檢討,那就會淪為「總是認錯,卻永不改過。」 再來就是加強防災教育。 我覺得加強防災教育,第一步要蒐集正確火災應變資料,而蒐集正確火災 應變資料,最有效的方是就是從訪視那些倖存者開始。 建議先條列一些題目, 如怎麼得知火災? 得知火災後,做了什麼處置? 火災時有無「關門」? 從什麼途徑知道要「關門」? 關門之後,又採取哪些應變的策略? 如果再重來一次,他們會有什麼建議? 這樣的訪視,將會聽到一些正確的觀念及錯誤的認知,就像城中城七樓那 位毫髮無傷的住戶,他能毫髮無傷的關鍵就是「關門」,至於後來所說用 濕毛巾、濕棉被保命就是錯誤的認知。 瞭解住民獲得正確教育的途徑,也可得知住民錯誤觀念的來源,將來就可 透過這些途徑加強教育,我相信當可有效降低雷同火災的傷亡,因為這些 是老舊建物,弱勢族群的親身經驗,在危老都更未竟全功之際,這應該是 一個「馬上可用,保證有效」的策略。 就像當年蘆洲大囍市火災,我還在公職,我還有機會取得受災戶的資料。 我就花了將近兩週的時間,一戶一戶去訪視那些火災關係人,當年總共訪 視了35戶(蘆洲大囍市總共86戶,有些已死亡,有些不在家,有些找不 到聯繫電話)。 我將這些資訊彙整之後,發現蘆洲火場,一樓的鐵門是條狀,不是整片 的,沒有阻隔火煙之功能。 起火原因是自焚引燃機車,剎那間火勢迅速沿著樓梯及外牆違建往上竄 燒,消防人員抵達現場時,大囍市社區後側一至八樓已在燃燒,前側一至 三樓也已起火(跟城中城是不是很像)。 當年我就知道這種火場貿然從大門逃生,反而更危險,且那時我已強力主 張如果開門時,發現濃煙或高溫,不應貿然外出,建議把門關起來,而蘆 洲大火的訪談統計資料也證明我的主張是對的,關門的住戶,傷害遠比開 門逃生的比率低,這也是「關門」能成為現在應變主流的原因,因為我的 主張不是憑空想像,而是經過實際訪視的結果。 我想立即進行劫後餘生者的訪視,並將資料彙整歸納之後,找出這樣建築 物的教育訓練重點,並透過訪視得知倖存者獲取正確知識的傳播途徑,並 循這些途徑推廣正確知識,絕對比辦理消防演習更具體,更有成效。 最後,安全很重要,但我們夠重視嗎? 我們真的對症下藥了嗎? 每次看到政府高層願意檢討,我都覺得很有希望,但從錢櫃KTV、彰化防 疫旅館到這次城中城,我都再三提醒建築管理才是傷亡關鍵,而從媒體報 導,看到的依然是將重點放在消防安全,我就會感到失望。 不知要再發生多少悲劇,犧牲多少人命,我們的高層才願意正本清源去檢 討建築管理? 每次在大火過後,消防人員就慘了,加強危險建築的消防安全檢查,雷厲 風行舉辦火災演練,看似積極的面對問題,但我不禁想問:這些措施真的 是避免「城中城」火災悲劇的最佳改善策略嗎? 難道高雄市政府消防局這次救災不盡力嗎? 救災出現重大瑕疵啊? 如果高雄市政府消防局在救災上沒有問題,那加強救災演練真的那麼關鍵 嗎? 這是為了解決問題還是為了宣示政府有在做事? 為什麼沒看到建管單位積極提出一些解決的策略? 還有在重大火災之後,有很多跟民眾切身有關的檢討常常被忽略,如心急 如焚,卻找不到管道得知自己的家人是生是死或被送往哪家醫院? 樓梯間堆積雜物常是火災擴大的原因,但擅自將雜物清除,有沒有違法? 堆積雜物者,如果聲稱他的物品中藏有鑽石,又該如何解決? 現行法令有無相關授權? 執行的分際該如何拿捏? 太多太多跟安全有關的議題都值得關注。 我正在研究相關的資料、法規及解決方案,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夠提出具 體的做法供大家參考 |
Direct link: https://paste.plurk.com/show/Nl2TJi77MwdPnVHX7m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