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專屬詮釋
音助X悅夕 評論與欣賞?那些敘述若不是從你而來,便無需應答
TAG:《Hallelujah》

馬車從山谷駛入平原,原本搖晃不已的車體找回了平穩,窗外景色也從兩旁峭壁和稀疏植栽轉為一望無際的草原,音助小心撩起遮陽用的簾幕,隨之產生的縫隙不足以讓陽光隨意灑落,但足夠坐在內側的悅夕能望見其外風景。

「先生和小姐是出來旅遊嗎?」剛剛還專注於小心落石的車伕大概是喜歡聊天的類型,一越過需要警戒的路段就沒忍住好奇心,在察覺音助動作後搭話。

「是跟著商人車隊沒錯。」笑著回應問題,音助再次確認陽光不會照射到悅夕那側後,便維持這狀態與車伕聊起天。

這次的行程因為需要通過地形較顛簸的山谷,加上運載的貨物數量、價值都不容小覷,所以原本的車隊進行了增列,並聘僱熟悉路況的當地車伕,運載貨物的馬車也變更為較大型、穩固的款式,而其他與運送較無關聯的人員則通通被安排到小型馬車。

考量到身分和性別問題,音助跟悅夕被分配到最小的馬車 ── 只夠乘載兩人。同時為了安全,車伕也不是由音助兼任,於是形成了兩人難得的同乘情況。

雖說如此,交往後也仍然保持著適當距離的兩人,當然不可能因為僅有彼此相處,就突然變得親熱無比,但沒有對話、毫無觸碰,也缺少樂器交流不代表淡漠。相反地,難得能光明正大兩人獨處的時光,充滿了偶爾對上眼神、猜測彼此思考和觀察細微表情變化的無聲互動,簡單來說就是時刻在意著對方。

「那你們有什麼行程安排嗎?」
「大叔有想推薦的?」
「哈哈,小哥可真敏銳,城裡最近來了個樂團,那女歌手可厲害了。」
「我記得城裡沒有音樂廳?」
「是唱露天的啦,不然大叔我不會接觸到。」

聊到與音樂相關的話題,音助回過頭看向悅夕,果然原本平靜的目光起了波瀾。

「看來不能錯過啊。」看似在回答車伕的推薦,實則向悅夕表達行程的更改。對喜愛音樂的兩人來說,音助無須詢問便明白悅夕對此的興趣,他在心中剔除掉幾個預備行程,把欣賞樂團表演排了上去。

-----------------

「是宗教歌曲啊。」

因為幫忙卸貨而稍微拖慢步調,音助和悅夕到達廣場時,表演已經拉開序章,身穿黑色長裙的女性手持十字架,站在廣場上臨時搭建的舞台中央,而一旁則擺放各式簡略版樂器,唯一較正式的是小型鋼琴,其樂音正吸引著來往人們的目光。

音樂是沒有限制卻又被規則層層束縛著的,雖然所有人都能擁有、彈奏、歌唱音樂,但要在公共場合傳播、演出卻默認需要事先獲得允許。

通常來說歌頌國家、地區或宗教的歌曲容易通過審查,也最為人們所熟知。

『I've heard there was a secret chord.』
女歌手唱出了第一句,柔和的聲音卻厚重而莊嚴,在未有設備或建築設計支持下也遠遠傳遞、穿透人心。

這是一首被默認為『聖歌』的歌曲,雖然並未收入官方曲譜中,卻在民間廣泛流傳,以至於不少教會為方便傳教也會頌唱它。

『Her beauty and the moonlight overthrew you .』
它傳唱著愛情。

『And from your lips she drew the Hallelujah.』
它記錄了背叛。

『Whats really going on below.』
人類皆有慾望。

『The holy or the broken Hallelujah .』
但全部 ──

『With nothing on my lips but Hallelujah .』
皆歸回信仰。

所以教會才默許這首歌被傳唱。

「是信仰呢。」配合歌聲而輕輕在空氣中彈奏,悅夕聽著結尾的反覆頌讚,女歌手激昂的情緒仍蘊含在聲音中,但最後卻是空靈至天際。

這首歌雖為『聖歌』,但傳唱之廣使其被賦予更多涵義,人們用音樂傳達情感,汲取自己所需,有人只唱以悲劇結尾的愛情、有人高呼對自我的質疑、亦有人譴責其中背叛,每個人皆依自己所想去詮釋。

名符其實的『慾望』、人對自己的『愛』。

但同時也當然有著以此來頌讚神、闡述信仰的人們。

這是悅夕第二次聽見這首歌。
第一次是仍在教會時,修女教孩童們熟記曲調,被一再強調的是『Hallelujah』別無其他,無須情感與思考的唱誦也是音樂。

「畢竟是音樂啊。」所以有著各種樣貌。
接上了悅夕的話語,雖然沒有開頭指引,音助也明白她所敘述。

該說是調性相符還是戀人的默契?
回憶了下兩人的相處,音助對現況感到發自內心的喜悅。

從最初的好奇、自我認知的付出到無須畏懼或試探便能明白彼此心意,這一切透過言語、音樂、血液累積,將擁抱、依偎和情感相疊而後深入心中。

「突然很開心?」
「想到令人愉快的事,似乎這種時候都跟小姐在一起呢。」
「欸?」

感覺到悅夕的疑惑、些許慌亂,音助望向她、自下定決心後便與他一同不會再隨時間變化的臉龐。

「不是開玩笑喔。」
「這樣啊,我也是呢。」

反應過來的悅夕稍微地放鬆下來,社交性的笑容稍稍歛起,顯得有些冷淡。而應答的簡短話語也並沒有點綴上華美詞藻,但音助眼眸中映出的欣喜反而更上一層。

這是、只因彼此才產生的情感,是他們兩人相伴的每一刻所累積而成。
旁人無法理解、也無從可見。

「來演奏吧?」
「旅館有鋼琴嗎?」
「來的路上似乎有聽到酒館傳出樂聲,稍微借一下吧。」

沒有用更多的言語來闡述,他們本來也不擅長甜言蜜語,若是繼續對話大概就會接續上相互玩笑或討論日常開銷,這些習以為常並非不好,但此刻有些激昂的心情難以因此平靜。

以音樂相識的兩人,自也以音樂闡釋彼此。

悅夕在心中回憶《Hallelujah》的曲譜,本隨著歌曲結束而停下動作的手指有些興奮,而音助則伸手相邀,就如每次兩人一同沉浸音樂時。

「真想知道小姐會怎麼詮釋這首歌。」
「太急躁可會打亂節奏的,先生。」



順著琴鍵舞動,弦也拉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