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研究者背景】 倫敦大學金匠學院人類學與博物館實踐研究生 【研究標題】 從博物館古典藝術到當代後疫情時代社會關懷—以故宮博物院「故事公寓」影片為案例研究 (暫定題目) 【研究目標說明】 20世紀因全球化浪潮與國家主義興起,台灣已歷經政治、社會及文化之轉變;近幾年台灣民眾之認同也受影響而搖擺於中國國家主義及台灣國家主義之間。如同Fitzgerald (1996, 引自 Vickers, 2008)所提,「(國)省立博物館(展現)的世界即是國家」。換言之,國立博物館某種程度上即代表其國家,且能成為觀察及分析人民國家認同與記憶變遷的焦點。 故宮博物院(後簡稱故宮)在台灣是以展示中國古典藝術出名的代表性博物館,同時也是證明中華民國正統政權的象徵 (Vickers, 2008)。因此,故宮作為台灣博物館產業之領頭羊,是本研究合適的檢視範本。故宮的策略及行動不只影響台灣其他博物館與受眾互動的態度,亦影響大眾對中華民國或台灣認同之理解。此外,在後疫情時代,疫情似乎也對台灣民眾的國家記憶產生極大衝擊。這些情況讓故宮有機會運用藏品數位化形式,來展現其對台灣民眾的社會關懷,並建立文化連結。故宮之形象也因而有可能從「深具距離的藝術博物館」變為「更當代且連結本土台灣國族記憶的知識儲藏庫」。 在此脈絡下,此研究將聚焦故宮藏品的數位與影音詮釋,以檢視其如何運用數位應用及影音娛樂與受眾互動並關懷社群。同時以故宮出品的系列影片「故事公寓」進行案例研討,探究其在台灣後續效應。 |
Direct link: https://paste.plurk.com/show/OILK8W6r9PkuJJvhMC4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