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用字遣詞】
1為直白,10為華麗的話,落在7左右,數用字比較講究的類型。前後少有冗詞贅字或句型重複
詞語選用、句型語法,和部分篇章說話的方式,略帶古意,但不會到太文謅謅,閱讀流暢,且相當貼合場景。

【視角】
第三人稱限制視角。
每篇皆有大致固定在某一角色身上,心聲的揭露也是停留在他身上。若要論及其他人,更多是從主視角去作推測,而不是直接闡明。
這樣的呈現,能讓讀者接收資訊時,帶有更多期待與探究欲。並且在「推測」的過程中,也能看見角色的性格與思維。

【情感書寫】
這一part的標題我想了有點久,因為各篇的手法略有不同,有點難歸類,但總之是呈現人物情感的手法。
這幾篇對話含量偏低,直抒心聲的部分也不多,卻能看見人物在其中的情緒,大抵以下兩點:

1. 物與人
這裡的「物」,泛指環境與物品等所有非人之事物。
從物開始,可能是藉物抒情(蠟燭影子)、觸景生情(河海、生日禮物)或象徵意涵(曬藥、晴雨天),藉由外物,去觸碰人物的情感。
這部分用得好,替文章增添不少詩意。

2. 人物動作
具體描摹人物行動,不是廣泛地以「誰做了甚麼」傳達劇情,而是細致刻劃肢體動作與表情,讓角色能從文字中實際現身、「演出」場景,畫面感十足。這點在幾篇肉文中表現得很好。
若說人物個性「溫柔」或「忠誠」這些形容詞僅是骨,那這些動作細節的摹寫,就是真正充盈起內涵的肉。
因為每個舉止都是基於人物個性、情感而出,所以能從動作描摹支撐起人物形象。


──

後來補充:

我認為「想讓讀者知道,但主視角不知道」的資訊差,在〈OOOO〉呈現得很好,而且那個「不知道」同時也顯現出OO的性格。
人物動作的部分,我覺得寫得好的地方,是在於你會注意哪個情緒、想法搭配哪樣的動作,而不是只有寫「他感覺XXX」之類的句子,這樣其實就足夠支撐起人物的演出了。

如果會想要聽建議,或者是想更進一步的話,我認為可以有兩個方向:

1. 美文。
如果想往美文、文筆華麗這個方向進展,可以再提升的是句型,而不是字詞雕琢程度。因為目前的用字已經是7了,如果再往9、10發展,其實會造成讀者要查字典看文,會看起來太刻意。
不如在句型上多琢磨,特別是有些古風背景的文。譬如在關鍵句的地方,或者是原本打算寫長句的寫景,改成簡單的對句。四字到七字的形式,兩兩相對。
不影響讀者對角色的理解,又能讓文句更漂亮。

駢體,美文的好朋友.jpg

2. 動作細節。
如果認為自己不擅長動作細節,可以試著拆解動作,讓動作更「具體」。
把自己的文字想像成攝影機,要去拍攝這段戲,但是得用文字說給看不見的人聽。遇到形容詞、副詞時,試著把它拆成更直接的動作來呈現。

或者是五感摹寫用下去,增強刻劃:https://www.rocknovels.com/wt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