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當代中國研究領域頂級刊物《中國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的總編輯普林格爾(Tim Pringle)打了個比方:「以前的問題是,海外學者怎樣為自己的研究找到合適的守門人,也就是中國國內的合作平台,可能是一間大學,一個公民社會組織,也可能是一個同行學者。現在的問題是,如何能夠打開大門,找到安全的研究環境——因為,門被守護得更牢固了。」
在這種情況下,研究中國的群體近年來正在由中國觀察者(China watcher)或研究者,向參與式研究者(participant researcher)轉變,普林格爾說。在進行有關中國的研究時,「學者們不再僅僅是觀察,而是直接參與」。

《中國季刊》一度被迫下架「敏感文章」
2017年8月,負責出版發行《中國季刊》的劍橋大學出版社稱,收到了中國某圖書和期刊進口機構的指示,在面向中國大陸用戶的出版社網站上撤下了的315篇與天安門事件、文革、西藏、新疆、香港等主題相關的「敏感」文章,並表明這是為了讓中國大陸的用戶能夠繼續使用該社其他學術和教育出版物」。之後,普林格爾發起了強烈的抗議活動,得到學術界廣泛聲援,迫使劍橋大學出版社撤回決定,使這些文章在網站中得到恢復。

此後,中國學術機構對《中國季刊》的訂閲量有所下降,但有趣的是,來自中國的訪問和下載量並未減少,中國學者提交論文的數量甚至還在不斷增加,https://www.storm.mg/article/4500999?mode=who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