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 化蝶 他身在唐家大院裡。 練功場上落葉迴旋、閒置的暗器在鍛冶場的櫃子裡生鏽、弟子房通舖上鋪開的被褥一日比一日少。 大師兄葬在後山,二師兄叛逃,小師妹在雨中遠嫁。 大院裡日光和煦、林木隨風沙沙作響、鳥語啁啾,日復一日,每一日都無比漫長。 白日難熬,夜裡又難以入眠,他會悄悄點起燭火對窗模仿故人摺紙。抽屜裡的色紙用完了,他就再買;四師兄也辭別行商去了,就去鎮上買。一隻隻紙鶴、一朵朵紙花落進後山谷底,也許與小師妹過往摺的那些一起去了師娘那裡。 夜幕濃重的窗外,淅瀝瀝的雨聲挾帶濕冷寒意、透過窗紙。雨水一滴滴落在他身上,他努力撐起身子、看見鮮血從嘴裡、從胸腹的裂口中流出,與滿地泥濘混流。他渾身都疼,想運功卻內裡空虛,想使小劍與飛梭、手腳卻不聽使喚,只能拖著沉重的身軀踉蹌著、爬行著前進。他一拳一拳將血汙泥沙塗在面前素淨的白衣上,手下觸感綿軟,原是連敲打的力氣都沒有了,只能觸及柔軟的布料。 不甘心,好不甘心。 他跌在冰涼的泥中,天邊燃燒的火球將要被山巒吞沒。 好不甘心,明知自己只是話本中大俠旁邊的樹,到頭來,仍不想就此認份。 視野模糊,並非出於淚水,比起想哭,更多的是胸口血液流乾一般的淒涼空洞、只餘酸澀與沉重。 ⋯⋯這份沉重好像太過具體了些。 掀開眼皮,趙活便見一顆黑色的腦袋枕在他胸口。 縱橫交錯的屋樑、昏暗而細微躍動的光線。他眨了眨眼,愣了半晌才反應過來自己還在呼吸、心臟還在跳動,他還在唐門的煉丹房中,主爐火勢穩定,叛逃的二師兄也回來了,正趴在自己身上睡得深沉。 趙活試著抬起一條手臂環住身上的人,實體的、冰冰涼涼。二師兄平日睡姿規矩,今日怎麼把自己當枕頭?趙活心想,慢了許多拍,不甚靈光的腦子才慢慢憶起睡前調弱了主爐的火,細聽天窗外似有雨聲滴答、添上幾分寒意。唐錚內功屬陰、容易生涼,睡夢中覺得冷了自然就往他身上貼。 熟睡的唐錚呼吸綿長平穩,搭在師弟身上的手蜷在臉邊,鬆軟青絲湊在趙活鼻尖,帶著彼岸仙香與藥皂的淡香、幽幽的、甚是好聞。若他如夢中那般死在白日將盡的原野上,是不是就不會知曉二師兄的計畫?那裡的大師兄並未死而復生,是時機未到,或缺了什麼因緣?夢境種種與趙活記憶中經歷過的不盡相同,若大師兄在他死後還是復活了,或許仍能阻止二師兄與李仁友玉石俱焚。只是少了一份戰力、唐門又與武林眾派為敵,面對千燈樓與西夏軍隊,兩位師兄只怕無法全身而退⋯⋯思及此,趙活另一條手臂也抱住了半趴在身上的人兒。唐錚沒有因此醒來,被兩條手臂圈著,依然渾身放鬆、香香軟軟地窩在師弟懷裡。 捨不得將懷中人推至身側、深怕吵醒對方,趙活努力伸長手臂搆到滑落的棉被,蓋過兩人身上。 他的雙臂如今結實有力,能夠摟緊他的師兄;揉雜各家心法的內力通暢渾厚,能在吐納間循環不息、溫暖彼此。 他不會再躺於滿地冰涼泥濘中、什麼都沒能守住了。 好冷。 深沉的黑暗中,他在幼時的身體裡,望著大院屋簷外熾烈的陽光。看不清的光芒中,傳來被他小心翼翼放在心底、渴望聽得真切又不敢邁步上前的母親哄孩子的歌。 他生怕自己踏出一步,便會踩碎這溫馨和樂的景象。 所以他待在暗處就好。只要有這微微透出的光與熱,他遠遠望著,也心滿意足。他浸在冰寒刺骨的黑暗中,不曾感到畏懼——直到那一方陽光逐漸被黑暗侵蝕。 快點、再快點——杏花本該清新的芳香濃郁得令他暈眩,他拔足運起輕功,像愚人追逐著天邊燒紅的落日,任憑奔走,也只能一點一滴望著日頭西沉。曾經熟悉的院落屍橫遍野、書冊被火舌吞噬、丹爐傾倒。跪在燻黑破敗的唐家祖宗牌位前,他深深叩首,既是懺悔,也是鄭重的辭別。 作為叛徒,他沒有資格與先走一步的門人一同長眠於眉山。 這條苟活的餘命,還有最後一點用處。 邁開步伐,泛著森冷寒光的暗器襲向教主奪舍的肉身。他深知不論成功與否,都將迎接筋骨俱裂、爆體而亡的痛楚—— 卻墜入一股柔和的暖流之中。 那股暖意細細密密地包覆他全身,不會灼燙、又暖和得剛剛好。他看見幽幽綻放的火焰,沉靜、恆久,在爐壁的小窗裡,伴隨沉穩規律的歌聲,弭平所有心碎與痛楚、還他安穩與平靜。 那綿長的歌聲從悠遠逐漸清晰,加入了水滴輕敲瓦片的和聲。 稍微蹭了蹭,唐錚迷濛地意識到枕頭的觸感似乎有所不同,撐起身子,才發現自己躺在師弟身上。趙活應當是催動了內力持續流轉,因此即便下雨,棉被裡頭兩人的身子都暖烘烘的。 怎麼搞的,睡成這樣。唐錚頓時有些羞窘,自己還如此抱著這廝⋯⋯但看趙活睡得很熟,應當沒注意到自己的舉動。 人睡得沉,趙活環過他腰間的手倒圈得很牢,另一手則彎曲著手臂高抬過頭。這個姿勢睡久了肯定手麻。唐錚想著,邊挪動師弟舉起的單隻手臂放下、收進被窩。夜裡會抬手就是肩頸太緊繃,沒有自覺的廢物,等天亮起床後扎個兩針痠死他。捏著趙活的手腕,雖因晾在被窩外頭有點兒涼,唐錚仍將之環到了自己身上。 做完這一連串動作,趙活依然沒被吵醒。聽著師弟的呼吸聲、再熟悉不過的爐鳴,唐錚想起適才的夢:當初叛逃,他早有覺悟或許再也無法回到唐門,而夢境所示,是他最不願看見的一種結局。他不知道為何會夢見那般景象,是夜雨寒涼嗎?夢中杏花香氣馥郁,唐錚一向相信事在人為,許是聽多了趙活給他說的鄉野軼聞;然而李仁友曾對杏花林十分忌憚,林內那人縱不是仙,棋盤上或許也曾有過唐門覆滅的局。 望向趙活睡著時相對沒那麼猙獰的臉,夢裡的唐錚未能從另一個戰場及時趕回,沒有親眼瞧見,卻毫不懷疑這不知變通的頑固蠢貨肯定戰到了最後。 就像當時不顧千燈樓刺客威脅,堅持運功要救唐布衣;明明始終未能入室,卻不願屈服、不畏人言,於眉山之巔貫徹自己的道路。 勾了勾嘴角,唐錚重新趴在師弟身上。他們已經走過命運的路口,與其為沒有發生的事情傷感,不如專注於眼下與未來。比如該怎麼為掌門調理身體、比如該怎麼持續改良萬壽屍心丹、比如⋯⋯再替自己喬了個舒服的位置,反正都要扎肩膀,這蠢貨給他枕得有其他地方痠痛也一併下針便是。最好閃到脖子或腰,正好能令人在煉丹房內休息,省得整天把自己當成牛馬、從日出忙到日落⋯⋯ 再次被柔和的暖意包圍,枕著趙活平穩的呼吸與心跳,唐錚的氣息也再次變得綿長、沉入夢鄉。 |
Direct link: https://paste.plurk.com/show/QV7VdEfc9RyrvRIdVN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