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一路免稅   

  東坡任官杭州時,公餘之暇,邀了幕僚朋友到靈隱寺遊玩,剛進佛殿,一衙役來報:稅卡上抓到一個犯人,南劍州(今福建省南平一帶)人,名叫吳味道,假冒蘇東坡名,偷運貨物。東坡一聽,心中有氣,便問犯人押在何處,衙役回答已押在寺外,聽候審處。東坡吩咐將犯人帶上來。

  不一會兒,犯人被帶進來,東坡一看,是個二十出頭的青年,眉清目秀,舉止斯文。東坡心想:這個斯文書生,不像個行奸要騙之徒,莫不另有隱情?這麼一想,東坡臉上氣色也平和了,問道:   「你就叫吳味道嗎?」

  「是,大人」底下的年青人戰戰兢兢回答。

  「看樣子,你不像生意人嘛!」

  「小人是讀書人。」

  「既是讀書人,就該知書達禮,有廉恥之心,為何麼冒本府姓名偷運貨物呢?」

  吳味道慌忙下跪,恭恭敬敬地給東坡認錯磕頭,說明原委-

  吳味道本是上京應考的生員,家鄉讀書人不多,能上京應試的就更少啦,為了家族、地方的榮耀,鄉親們合力出份湊錢給他路費。由於南劍州往京城的路途很不太平,銀子帶在身上容易被搶,若加抵抗,性命都沒。於是吳味道便將銀兩換成百件紗綢,混在萬衣之中,待至京城換錢使用。又想如今關卡林立,稅收極重,若一路過關納稅,到京時,百件紗綢就可能只得半數的錢。吳味道左思右想,終於想到二個逃稅妙法。他將紗綢打包成捆,包裝袋上寫上很大的字:

  煩帶交 京師蘇侍郎轍收 軾記   

吳味道想,憑二蘇的名氣,定能一路免稅,到達京師。那裡料到剛到杭州城就被逮到……。

  吳味道說完,再三哀告:

  「望大人慈悲,念在小人事出無奈,饒怒小人一次!」

  東坡聽了原委,很同情他,不想治他罪了,倒想試試吳味道的才學,便說:

  「吳秀才,要我放你不難,只要你能對上我的對子。」

  吳味道一聽,眉開眼笑,自認尚有些墨水,便道:

  「請大人賜教!」 東坡隨口出了上聯:

  「天上星,地上薪,人中心,字義各別?」

  吳味道想了想,對了下聯:

  「雲間雁,簷前燕,籬邊鷃,物類相同」

  東坡點點頭,稱讚對得不錯這時,他望見寺外的西湖,只見水退後留下一片沙灘,便又出了上聯:

  「雨打沙灘,沉一渚,陳一渚。」

  吳味道一驚,眼中叫苦,好一會兒,忽然瞥見佛案上沒燒完的蠟燭,靈機一動,立即對道:

  「風吹蠟燭,流半邊,留半邊。」

  東坡臉帶笑意,忽然,他又指著佛殿上三尊大佛,出了上聯:

  「三尊大佛,坐獅,坐象,坐蓮花。」

  吳味道立即朗聲對道:

  「一個書生,攀龍,攀鳳,攀桂子。」

  東坡一聽,拍案叫絕,脫口讚了一句:

  「衝茅稚子璠璵器!」

  吳味道恭敬地向東坡施了一禮,答案:

  「翰苑仙人錦繡腸!」

  東坡呵呵大笑。他將吳味道帶回府衙,設宴款待。吳味道臨行,前東坡命人挑過他的貨物,撕去舊封皮,飽蘸濃墨,寫上兩行很大的字:

  「煩帶交 東京竹竿蘇宅蘇子由弟收 軾記」

  寫完,他對吳味道說:

  「這回再不會有人拿獲你,也不會有關卡找你收稅了。」他又寫了一封信給蘇轍,說明事況。

  吳味道平安到達京師,如期赴考,果然高中,他又親赴杭州,拜謝東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