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血是怎麼冷卻的 EP5》

這本書雖然也嘗試去理解犯罪的成因還有過程,但是我的核心重點並不在於告訴大家一個篤定的答案。會這樣處理這個個案的原因,是我在這幾年的書寫過程中的一個反省。很多人會好奇或是疑惑,到底為什麼我們必須去了解一位死刑犯?

這幾年很多人在討論 犯罪案件的時候都會說,當我們去理解了加害者以後,可能這樣的事件就不會發生。一開始在接觸社會案件的時候,我也是抱持著這樣子比較理想、或者是被形容為進步的想法,所以嘗試不斷地去尋找某種框架來解釋犯行。可是當我越接觸社會案件,就會知道,那些看起來好像隨機發生的事情,其實都跟人的選擇有非常大的關係。換句話說,那裡面包含著人的能動性。

我們當然可以說那些人的選擇,他是被社會結構所影響的。可是無論如何,有一些處在 類似情境裡面的人,他們的確不會做出同樣的行為,也正是這個落差造成社會對犯罪的 討論落入兩極。因此我在這本書裡,比較傾向的並不是透過理解這些事件、或者是人,而可以去做到預防。我反而希望讀者可以去理解到,犯罪行為是各種元素的排列組合。這些排列組合非常多元,所以往往不是單一個解釋就可以涵蓋的。我覺得只有在建立了這樣子的概念以後,我們才可以理解、或者是試著理解,在犯罪事件發生的時候,人被丟到司法領域裡面會出現的攻防跟對立。而不會輕易的去貶低,或者是撻伐某一方,讓真正可以改變的可能性消失。

對我來說,殺人犯或死刑犯跟一般人來比較,並沒有特別的複雜。這麼說好像很奇怪,也很抽象。可是,如果我們仔細思考,有時候我們跟自己親近的家人的理解,並不比我 們與朋友、甚至是同事還要深刻。這麼說並不意味著我們跟親近的人之間完全缺乏理解,可是因為會有社會框架的存在,這會讓有些話可能是永遠都沒有辦法對某些人說出口的。因此,對於人的選擇或是想法,我們其實處在一個永遠不可能全然了解的狀態。因為沒有辦法全然了解,而產生的各種衝突或者是矛盾,其實就是人的複雜的展現。

/

當我們說理解犯罪案件是為了預防,我們在說的,或者是想像的是犯罪是可能被終結的。可是犯罪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呢?在追蹤這麼多的個案以後。我認為犯罪的本質並不是惡,而是慾望。……當人被欲望驅動做出某些行為,這些行為就會像是蝴蝶振動翅膀一般的去影響其他人。每一個人都在這個過程裡去做自己的決定。而這些決定可能有某一些,我們稱為結構因子的影響;也有隨機、跟某一些我們稱為命運那樣神秘的東西。我認為透過這樣的邏輯,去區分、去辨識、再重新整合,我們才有可能真的貼近人的面貌。

而透過這樣子的方式接近,我們也才有機會去比對、反省,自己原本出發的視角是不是一個最好的視角?當我們試圖踩定某些立場去對事物下判斷的時候,我們有沒有真的全盤考慮過各種可能性呢?這件事情很難,之所以想要讓讀者感到這樣的困難,是因為當我們那麼在意犯罪、要求正義,背後的動機其實是我們對於生命的在乎。那麼生命究竟 是怎麼一回事呢?在被殺戮帶來的恨意與恐懼吞沒的時候,我們是不是能夠回頭去思考到,我們的在乎,跟我們想要抵達的目的地,跟手段會不會背道而馳?

已故的心理學者余德慧有這樣一句話。他說,「深淵是語言尚未誕生之處。」這些年採訪社會案件,我覺得這幾乎可以當成每一個個案的墓誌銘。我所採訪的被害者或加害者 家屬,甚至是加害者本人,他們對於為什麼會處於現在的處境,多半是不知道的。他們沒有辦法回應,所以社會也難以理解。而犯罪者對自我狀態的沒有辦法陳述,有一部分來自於他們缺乏對自己提問的能力或是機會。當沒有辦法看見自己到底怎麼樣走到現在 的處境,就無法思考自己擺脫這些困境的可能。

這個「缺乏提問」也反映在社會的對立和不同領域,對不同於自己意見的隔閡。臺灣一直不是一個鼓勵發問的社會,從我們對犯罪的評判跟處理方式,可以看見整體社會希望 的是快速的歸類與解答。我們透過某種一致性的標籤去判斷有用、沒有用。用這樣的價值體系,去看人有沒有資格、可不可以存在?在這樣的過程裡,人被物化了,差異不被允許存在,可是偏偏每一個人的獨特性正在於各種微小的差異。

我想要請讀者停留在某一種未知的不安裡頭,因為我認為我們對於結構,或者是議題的 認識,本來就是從探問的過程當中歸納而來。這些本來就存在社會之中,而社會不斷變動。所以,所有看似僵化的答案,都只是暫時性的。我們想要解讀議題、或者是解構,一定程度是為了解決問題。可是如果我們不把這個變動納入考量,那麼我們問的問題就可能無效,解析也會不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