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誇誇
噗主的文字又詩意又承載了許多感情,喜歡這種記憶與現實交織的筆觸。
一段日漸消逝的記憶…看著怪手毀掉曾經的房子就覺得好難過,並且以夢境為橋樑連接李志龍的內心世界與過去未竟的情感的想法簡直天才。

文章開頭的場景描寫簡直是作文六級分範本(?)紅磚朱瓦的老屋、血珠般的燈籠、夕陽下沉默的街道——這些畫面感極強的描寫給了充滿歷史感與傷感的色調。
血珠般的燈籠這個說法真的好機智…並且和「燈籠在夕陽下顯得格外沉默」互相呼應,沈默的血珠…。

剝皮寮那段的描述也好觸動人心:那些帶著祖先牌位聚集在巷口點燭的住戶,燭火映照出的黑白照片,以及最終與瓦片一同倒塌的「百年朝來暮去」——這些畫面描寫帶出一種不可挽回的失落與顯示的殘酷。
不會說話,但我好喜歡這些TT

李志龍在我閱讀起來是一個內斂而深沉的角色,他的情感通過您細膩的描寫展開(不過野鹿標本是電影的物品嗎?不太確定野鹿標本代表的含義)。

何天佑的出現,則是李志龍情感的爆發點。夢境中,五歲的天佑帶著十七歲的眼神,這種時間錯置將李志龍對天佑的回憶與現實中未竟的情感聯繫在一起。尤其是那句「我一直都在」,簡單有力(好令人安心?),承載了無數未能言說的情感與守護的承諾(然後在搭配正劇劇情被砍死…)

夢境裡的何天佑,不但是李志龍的回憶與牽掛,大概也是一種內心自我救贖吧…
「沒了生命的軀體被人為加工後擺成不再變動的姿態」這樣的句子也太虐…

充滿詩意與畫面細節的夢境彷彿透過文字看了一場電影:灰塵在陽光中的漂浮、老家的聲音、五歲的何天佑——這些元素交織成了一個溫暖又哀傷的畫面。尤其是「五歲孩童的手掌很小、手心很燙,只是輕輕握住就足以燒穿蔓生多年的荒蕪」,這樣的語句究竟思考了多久呢?

幼馴染有多美好,最後的結局就有多痛,能發掘(並用愛發電推廣)這對cp的噗主也好厲害。
最後噗主大文豪!請受我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