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The F〉

現實主義畫家/尼采

「完全忠實於自然!」--可他如何著手,
自然何嘗納入圖畫?
世界最小部分也是無限的!--
最後他畫他所喜歡的。
他喜歡什麼?便是他會畫的!

=====

一張打著F的考卷紅通通地展示在面前。
字母最後一筆的墨水還沒乾,下筆力道可真重。這是他看到考卷的第一個念頭。

「我知道你喜歡文學,但數學也不至於差成這樣吧,這是怎麼回事?」
面對老師不滿的質問,他才開始悠悠慢慢地在腦海摸索,歪著頭回想這是什麼時候的測驗,而他那時又在做什麼。
可他更疑惑,何必為了區區一個字母將他叫來。

眼神飄忽之際,他瞥見老師身後的窗沒關緊。
詩往往從不相干的窗戶進來。他想到有位詩人說過。
於是他回想起了那陣風,太舒適而讓他抬起了眼,他一開始也是將心力放在數字上的,只是,來了--
「因為那時沒心情算數學。」他如實回答。

創作總出自那些生活中小小的尋常的易忽略的地方,那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本能,只消去問你的雙眼、你的感受、你的心,便能看到無限大的世界。可大多數人都拋棄了他們的天職,只任由自己一次次無知覺地與可能性擦身而過。
他總能看到。
靈感總是飄渺,一陣風就能將一首詩從哪扇窗悄悄捎進,可能只是一隻蝴蝶拍翅、一支蒲公英飄過,甚或落下的一粒沙也是一個世界。
於是他不得不放下手邊的算式,去注意那些更吸引人的玩意兒,他不願放過任何機會。
「我在寫詩。」他說得理所當然,他總不懂人們何以因無聊瑣事放過俯拾皆是的碎鑽。

老師的臉快接近考卷的紅墨顏色了,難道不會喘不過氣嗎?
紅色的F全乾了。不漂亮了,他比較喜歡看墨水未乾的那刻,濕潤生動。
風從窗縫溜了進來。

他想,回去教室之後,可以再提起筆,寫下一首詩。
用上新買的紅色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