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灵魂一问:邓布利多,还有谁会爱你?

看完《神奇动物在哪里3》后的一点感想。

邓布利多可能是HP这个大IP里,唯一一个跨越三部剧本,仍然有不少戏份的角色,是永远的导师、精神领袖。摄魂怪是罗琳那段抑郁日子的象征,而邓布利多,应该是罗琳在迷茫时渴望拥有的人生导师、答案之书,她原本似乎只是想塑造一个搞怪的老巫师形象,但最终,这个角色在她笔下戏份越来越重,血肉越来越丰满,以上帝视角纵观全系列,可以看出这几乎是作者始料未及的。

按照时间排序,HP系列三大部剧本是:《神奇动物在哪里》→《哈利波特》→《被诅咒的孩子》,分别出场了中年邓布利多、老年邓布利多、画像邓布利多,这其中,穿插着邓布利多的少年时期。

一个才华横溢却不得不被家人所累的天才少年,想出人头地,想干出一番事业,又想兼顾亲情。我们知道历史上的天才,大部分都有唯我的人格,文学作品中也常对此进行探讨,如《月亮与六便士》中抛弃家庭的画家,《约翰克利斯朵夫》中总沉湎于自身痛苦的天才作曲家,才华有时是种诅咒:如果不同时伴随着“自私”的人格存在,便很难有所作为,并注定为此痛苦,如受压迫形成的默然者,所有魔法只能爆发在胸中。

早年仍拥有家庭的邓布利多,就是这样一个痛苦挣扎的存在,这是他复杂性情的成因,在《哈利波特》第七部最后的国王十字车站,生与死的交汇之处,邓布利多曾将自己彻底剖析,那才是一个伟人的成因,他痛苦与挣扎的源头。而不是像这部电影里简单交代的:只因坠入爱河。坠入爱河是他痛苦之下的避难所,而非全部诱因,所以我给这部电影一星,因为它懒惰、敷衍地讨好,甚至瞧不起观众,认为观众只需要、只能理解这么多。

但我理解,作为快餐电影不可能将宝贵的台词浪费在一个人滔滔不绝的自我剖析上,罗琳不得不在时间、节奏中平衡取舍。结果就是有些极具深意,也极具HP那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之特色的句子,会突然冒出来。看似没头没脑的。

这部电影邓布利多离开与格林德沃的战场时,格林德沃喊的那句:“还有谁会爱你?”不了解的人一定非常纳闷:邓布利多这么优秀,怎么可能缺人爱他。而邓布利多回的那句:我愿孤独终老,和他的的确确孤独终老,似乎表明确实没有人再爱他,他也没再爱过任何人了。

但了解整个HP故事,纵观全局,我怀疑,这是罗琳藏的最深的一个伏笔。

还有谁会爱你?有的,还有人会爱他,他也再度以全部的勇气去爱了,并再度体会钻心剜骨的痛苦。



最后的问题。“还有谁会爱你?”为什么要这么质问。

因为格林德沃知道真实的邓布利多是怎样一个人,以此进行PUA式挽留。正是邓布利多给了他冠冕堂皇的理由:“为了更伟大的利益”,这是邓布利多想出来的,伏地魔都没有的,在政治上非常有价值、有迷惑性的说辞,只是格林德沃做得不好,太多杀戮,太多暴力,太多急进,导致遭到顽强抵抗(电影对这部分政治斗争的旗帜飘扬过程描述得依然少,并且敷衍)。可以想象,想出这绝妙理由的邓布利多本人如果亲自上阵,后果将多么可怕。变革会在无声无息中诞生,在潜移默化中达成。邓布利多可以是个非常可怕的领导者,可怕在他对人性优缺点的透彻认知和善于利用,可怕在他对权力的欲望,可怕在他是个默然者,藏着随时可能爆炸的才华。悲哀而又万幸的是,阿利安娜用生命终止了这场浩劫。邓布利多对家人的爱唤醒了他善良的内核,他认识到自己的可怕之处,为之惭愧,认为这样的自己是多么不堪——格林德沃就是拿捏了这一点,质问他:还有谁会爱你?(这样可怕的你,这样隐藏着黑暗与欲望的你)



最后的答案:“我愿孤独终老。”为什么这样回答?

因为他认为,他一旦去爱了,就会导致重大灾难。这个可怜又伟大的人在感情上已经PTSD,我没法比原文说得更清楚:

“我太关心你了,”邓布利多直截了当地说,“我太关心你的快乐了,胜过想让你知道事情的真相;我太关关心你思想的平静,胜过关心我的计划;我太关心你的生命,胜过关心那些一旦计划失败可能会失去的生命。换句话说,我的行为,完全符合伏地魔对我们这些懂得爱的傻瓜的预料。 有什么可以辩解的吗?我认为没有人像我那样注视过你——我对你的关注超出了你可以想象的程度——你已经受了很多苦,我不愿意再把更多的痛苦留给你。只要你此时此刻还活着,健健康康,快快乐乐,我又何必去管在某个遥远的未来有大批无名无姓、面目不清的生灵遭到杀戮呢?我做梦也没想过我会这样将一个人放在手心。《哈利波特5》37章)

“我当然爱你 …… 但我知道那种事还会再次发生 …… 知道我一旦爱了,就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 …… 我不是一个适合去爱的人 …… 我的爱总是会造成伤害 ……”《被诅咒的孩子》第二部第四幕)

“我被蒙蔽了双眼。爱就是这样。我没有看出你需要知道这个保守、复杂而危险的老头子 …… 爱你 ……”(同上)



但他还是去爱了。他再次在一个人和生灵涂炭间痛苦抉择。这次他依然选择了众生,即使这意味着要亲手将他晚年最爱的人送上绞刑台。

命运(作者)对这个伟大的男人过于残忍,就像所有伟大的作品都乐于折磨一个高贵的灵魂,从中榨取最璀璨的光辉。

在这个能力越强,责任越重,必须要他取舍,必须让他承载千钧重压的世界里,就没有一点仁慈吗?

我相信罗琳还是善良的——

"我也愛你,鄧不利多。" —— 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