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 阿以問題的變與不變 - 陳立樵(部分內文) 和平是美以的標準,不是阿拉伯人的標準。阿以之間若有衝突,就是「動亂」、「壞」的結果。與美國及以色列交涉,是「和平主義者」,反之與其對抗,就是「恐怖分子」。1991年年底蘇俄解體,冷戰宣告終結,美國轉瞬間成了無人能挑戰的世界霸權,以色列擁有世界最強的靠山之後,阿以問題就什麼都不必談了。於是,阿以問題在較為強勢的阿拉伯國家難有所作為後,巴勒斯坦就成了以色列恣意蹂躪的地區。加薩(Gaza)被以色列轟炸得體無完膚,也沒得到任何國家協助,更不會有網友公開哀悼。反觀歐洲社會一有疑似穆斯林的犯行發生,各界就哀鴻遍野,同時還將有關伊斯蘭與穆斯林的一切都歸類為「恐怖主義」、「恐怖行動」。 放眼西亞,諸多阿拉伯國家都在美國的主導下,大概只剩伊朗反美態度最為強烈,於是我們看到了伊朗的下場就是制裁與封鎖,伊朗里亞(Rial)長期遭到貶低,經濟問題始終沒能好轉,往後要復甦的機會渺茫、且必然曠日廢時。這即是美國打壓特定敵對國家的策略,擠壓敵對國的生存空間。今日巴林等國家與以色列的相互承認與建交,只能說是情勢所逼,不得不對以色列妥協,畢竟美國掌握了這一區域的發展,若不乖乖聽話恐怕會落入和伊朗一樣的下場。輿論報導中各方代表開心友好合影,但心裡可能還是想捅對方一刀。 |
Direct link: https://paste.plurk.com/show/U4Ss7hHXHR6u1Jh2kYf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