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第一人稱】
第一人稱是代入感、情緒最強烈的一種寫作視角。讀者會從主角的眼光出發,去理解整個故事,並不時接收主角的思維、情感。
我認為這幾篇第一人稱的故事,作者都有很好地利用這點,將那種或嘲諷、或憤恨、或耽溺的腦迴路帶給讀者。

【口吻】
在非對話的敘事句中,仍會融入大量類似角色口吻的句子,並添加狀聲詞、嘆詞等,讓敘事句讀來像說話一樣──以此作為心聲、思緒,或者是呈現角色如何看待事物。
結合第一項的人稱,能讓整篇文章保持非常一致的調性。
並不時會利用「你」來營造對話感。

【確認】
反問、懸問、提問,句中大量運用了各種不同的設問手法,模擬人物的思考過程。但也是一再挑起注意,有效引導讀者順著文中的思路往下。

【長短句】
非常注重閱讀的節奏感,短詞、短句、長句交替使用,閱讀起來十分流暢,且有抑揚頓挫感。節奏相當「口語」,使書寫下的文字斷句符合說話習慣。



一些比較瑣碎的項目:

【句子】
建議單一句子不要用兩個「的」,會比較影響閱讀語感。
請假的紀錄上生病、探望家人的客套說辭用到最後
→請假紀錄上「生病」、「探望家人」的客套說辭用到最後
→請假紀錄上的生病、探望家人等客套說辭用到最後

【標點符號】
引號裡面還要用引號的話,請改成雙引號,且不建議將繁簡兩式的引號混用。
繁體:「如果要在句子裡用『引號』。」
簡體:”如果要在句子裡用‘引號’。”
英式:"如果要在句子裡用'引號'。"

「哈哈——到頭來說,最強大的處方藥,果然還是「愛」呢!」→「哈哈——到頭來說,最強大的處方藥,果然還是『愛』呢!」
「他說他是惡魔的化身,且對於那個“再生教”的存在深信不疑。」→「他說他是惡魔的化身,且對於那個『再生教』的存在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