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 他曾秉著一顆好奇的心,跟著海禮去體驗過潛水。 他是連浮潛都沒玩過的初學者,水性還不錯、上手挺快,跟在海禮旁邊多聽了點名詞,有些興致勃勃地問起競技自由潛水,聽潛教稱讚那個破紀錄的潛水員,說那就是為海而生的孩子。 他曾問過海禮,你也玩自由潛水,能否達到那樣的記錄?然而海禮只搖搖頭,說沒去比過,不知道。 自己的極限在哪,本人哪可能不知道,說不曉得也就只是推託之詞,於是他轉而問向他的潛水教練,與海禮練潛那時是同個老師。他看過海禮在水中優美靈活的身姿,那樣恣意暢游的樣子,他覺得鐵定也不差。 話問出口,潛教卻沉默了,良久才開口,語氣嚴肅。 潛教說,海禮不是為海而生。海禮他,就是海的孩子。 他沒弄懂潛教那彷彿壓了千斤般沉重的口吻代表什麼,只想著這不表示海禮很厲害嗎。不愧是海禮。 若以出身來說,海禮也確實是海的孩子。 當時船上眾人打撈起那感覺隨時都會被強勁海浪拍散的木桶,並看清裡頭裝著一個小娃兒時,全都是滿臉震驚不可置信。 木桶裡塞著氣囊圈,墊著被布巾包裹著的嬰兒,毫無意外地全溼透了,浸滿腥鹹的海水混著孩子的排泄物,散發著難以形容的味道。 沒有人知道這孩子在海上漂流了多久,是否經過多天的日曬雨淋,只知曉這脆弱的木桶沒有被白花滔浪打翻、沒有被藍色汪洋淹沒,而是在不止息的海流中,載浮載沉地飄到了他們的面前。 手上的嬰兒奄奄一息,不用半步就能踏進鬼門關,當下也沒人相信這條生命有活下去的可能,然而跌破眾人的眼鏡,嬰兒在送往醫院搶救後生還了。 親眼見到弱小生命的堅強韌性與對命運的負隅頑抗,眾人心裡只有兩個字,奇蹟。 嬰兒被送到海邊一所孤兒院,最後被老院長收養。 老院長說看到那名嬰兒,總想到當年海邊眾人合力救起、最後被平安放生的鯨魚。 嬰兒取名為海禮,來自大海的贈禮。 或許因出身如此,海禮從小就親近海。 跟海有關的一切都能使海禮心安。 海禮記得海風的氣味、海浪的浮沉、海水的冰涼,記得海上烈陽的曝曬、海鷗盤旋的嘈雜、海中魚群的逡游、海裡浮游生物的亮光,記得海底生物活動的熱鬧,記得海平面下咕嘟水聲的平靜。 出生時在木桶裡的搖蕩大約是刻進了海禮的意識裡,海禮感受浪濤晃擺,就像待在母親的搖籃。 海禮無法忍住下潛的衝動,那來自深海的擁抱,就像是母親的懷抱。 海洋能夠撫平海禮,寧靜且安詳。 他知道海禮對於海洋的態度,海禮對海洋敬畏且迷戀,可他難以準確地去道明海禮對於海洋的那股熱血,太瘋狂了,可能還有些魔怔。 他其實一直都不懂海禮怎會如此深愛海洋,若是自己出身遇上這回事,他認為沒有患上恐水就很不錯了,那可是海禮曾命懸一線的地方,剛誕生的小小生命差點就沒機會看一眼這個世界便夭折在那片藍色深淵,想想都覺得後怕。 海禮聽完這番話,笑了,卻也沒告訴他為什麼。 潛教倒是懂海禮的心思。 本該保護海禮的人類遺棄了他,本該吞噬海禮的海洋卻接納了他。 大海是這樣的溫柔,海禮怎能不愛。 海禮從不比賽。 潛教不只一次明示暗示,希望海禮能夠出賽,每每都被海禮回絕。 他不太明白海禮到底是多優秀,潛教說,若要清楚點的比喻,那海禮就是鯨魚化身。 他問海禮,為什麼不比賽,是不是覺得對那數字的追求,褻瀆了海禮對海洋神聖的喜愛。 海禮搖搖頭。 人類喜歡知道自己的極限,並嘗試去突破極限,海禮認為透過競賽能夠更加有效率地去達到。 海禮也在追求,一次次下潛、紀錄、挑戰極限,那數字令人驚豔,可從沒有被海禮拿去做競爭。 海禮下潛,只是想再更加接近母親一般的深海,那是返鄉的里數。 我那叫回家,誰會拿回家的路程去比賽。海禮笑著這麼說。 他站在孤兒院裡,看著老院長與海禮的合照。 海禮不在。 老院長的喪禮剛結束,人就不知道去哪了。 他突然想起了曾與海禮的對話,眼皮突突地跳,心跳加快。 他開玩笑說,下潛是回家,那怎麼又上岸。 老院長的飯菜太香了,我總忍不住嘴饞,就上岸了。海禮也帶著玩笑的語氣回。 問話時他想著,海禮下潛時,心裡會不會想著就別停止了吧,直落下去,回到母親的懷裡去。 你人呢?傳出去的訊息幾十分鐘後才有答覆。 回家。 兩個字像烙鐵,燒在他的視網膜上。 回哪裡、哪一個家? 訊息火急火燎地發了過去。 而這次,再沒有回音。 其實他想問的是,你還上岸嗎? 他當然知曉海禮的回家自始至終都指著下潛這回事。 可他沒問出那句話,不管當時海禮說的上岸的理由認真的成分有多大,他認為,那個真真假假的理由不在了,海禮這次回家,不會再上岸。 他知道海禮先前每次的上岸,都只是短暫的停留。就如同鯨魚浮出海面,換口氣,轉身又潛回深海。可能只是突然地,還想再看一眼那明亮的藍天。 他心裡發澀地想,大海母親給了海禮生命,海禮怎捨得這樣就還回去。 他當初不懂潛教那時候,語氣為何那般沉重。 現在站在相片前,倒是明白了。 海禮是海的孩子。 終有一天,會回歸大海。 / 大概是後記: 我自己的想法,關於海禮這次還會不會再上岸,其實不好說。 不寫明,因為我覺得海禮可能會、也可能不會。 如同文裡的他所想,海禮的命是海洋給的,海禮珍惜,還會想再多看幾眼大海、多幾次被深海擁抱的機會,所以海禮會上岸;而也正因這命是海洋給的,海禮終有一天要走,那海禮會選擇還給最愛的大海母親,剛好能讓海禮做短暫停留的契機沒了,因此海禮不會上岸。 這是物理上的上岸,如果談永久上岸,為了誰或什麼而不再潛水,我覺得,這之於海禮,就是比較不可能的事。 在海禮知道人類背棄自己的那瞬間,就永久選擇了海洋。這世間沒有任何人事物能成為海禮上岸的理由。但也或許,只是海禮還沒有遇到而已。 可來不來得及遇到,就又是件不好說的事了。 |
Direct link: https://paste.plurk.com/show/VnUlfm7pQ6h8buV7oD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