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雲光行記》
篇章一 · 沉光祭

時間:雲隱曆5年.春
地點:雨林.小溪區
心情:靜行於雨中,只為陪一盞光慢慢熄滅。



今日沒有旅人們乘風而行的聲音,連林中的鳥也靜了下來。
雨從清晨就沒有停過,像是整座森林決定與這個節日一同沉默。

我撐著傘,沿著溪邊的小徑前行。路面濕滑,落葉吸飽了水,踩下去會發出微微的聲響。這是我在這座雨林中第一次不為任務、不為探索,只為了陪一盞光,靜靜走一段路。

路邊的燈籠全數熄滅。今天是沉光祭,整個王國進入「安息日」,封雲、止風、滅光。今日忌飛行,大家都需步行或靜坐。

每戶只可燃一盞心燭,置於地面,象徵將光歸還大地。
我還沒點燃,只是在找一個可以放下的地方——但不是為了照明,而是為了讓它慢慢熄滅。

找到一處舊石階,早已被苔蘚與雨水浸透。我將心燭從包裡取出,放在濕潤的泥地上。火苗在雨裡沒有立刻熄滅,反而像懂了什麼似的,靜靜貼近地表搖曳著。

言光今天沒有發亮。它窩在我披風內側,似是在夢裡,也像在低聲祈求。它習慣記錄人心,但今天,世界選擇不說話。

這不是懺悔的日子,而是紀念的時刻。
紀念那些曾高舉光明、卻不曾想過光的重量的祖先們。
紀念文明過度索取後,仍願意俯身歸還的那一刻。

「先祖燃盡天火,築起雲城。
我們選擇將光埋回泥土,讓它慢慢長出綠色的未來。」
——這是沉光祭的祝禱文。

我蹲下來,看著水珠沿著荷葉傘柄垂落,像一道道無聲的祈禱。
雨聲之外,什麼都沒有,我很安靜。

我想起曾經在雲野邊境見過的一個孩子,那是沉光祭的前一夜。
他雙手小心捧著一點心火,像在捧著一段會碎的過去。雨沒那麼大,風卻很冷。
他說話時沒有看我,只低頭看著火光,像是說給誰聽,也像不是給任何人:
「守住它,就像守住一段文明的最後自尊。」

我當時沒回他話,只在他轉身離開後,把那句話輕輕收進心裡。
直到今天,我才明白它的重量——不是火重,而是記得的人太少。

今夜,我不飛、不寫、不記錄誰的故事。
只在雨中來一場漫步,陪自然復原,也讓自己歸零。



今日紀錄:
我學會將光放回土裡,不為失去,只為成長。
我選擇靜默,讓步伐代替言語,讓微雨陪我走完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