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著雨,今天搭著陌生的公車班次,耳機裡是陌生的日文歌,搖搖晃晃到地理劃分在同一區、實則有點遙遠的諮商所。第一印象是覺得診所外觀很清新,裡面的布置也差不多風格,但很安靜,所以我又帶起自己的耳機,翻開自備的漫畫開始讀,感覺什麼都沒在想,我也希望可以這樣,但應該是有點緊張的。
負責我的諮商師是一個講話很溫柔的漂亮女生,他在觀察我,我也在觀察他。我覺得他講話的方式很像是之前給我建議的諮商朋友,不太清楚是不是有流派分別,但我覺得不管是語氣或者共情的方式都很雷同,說到轉折處時他也會微微皺眉,像是為我的遭遇感到難過或困惑,而我確實也在開口不久就開始落淚。
其實我不知道是不是累積太久了,昨晚感受到強烈的疲憊和不舒服,躺在床上的時候沒由來的在哭,哭完還要擔心工作沒有完成、明天早上要記得跟進,然後思考著一些或許早就沒意義的事情,吞藥睡覺。又是下一整晚的雨。
我又開始談論整件事情的脈絡,像是我尋求親近朋友的協助一樣。我的桌子上擺著一個小時鐘,會晤前被告知超時需要加錢。我覺得諮商負擔不小,所以我時不時看向分針在跑,眼淚一直在流在哽咽,但我的腦袋卻一直運轉著要擷取重點,想要更有條理地講述這段故事。我一直在努力講出我的感受,因為我知道要好好攤開自己才能讓諮商師幫助到我。
所以我講了,在諮商師問我當初為什麼想和他認識的時候,我說因為我覺得他很閃耀,他文字和分享讓我很嚮往很崇拜,最初我只是個遠遠看著的人。諮商師又問,那你們第一次語音聊完之後你的感覺是?
我說我覺得他是個很有趣的人,他豐沛的學識和談吐讓我覺得這個人我想要深入交流。但我也有說,或許正是因為我太過崇拜他,以至於我在他面前把自己縮得很小,包括我以前自豪的文章創作,甚至是成長以來的所有面對世界的方法。我也反省,或許也正是當初的契機是崇拜,因此我忽略了和他當平等朋友的可能性,一直追求著想要更靠近對方,一直覺得達不到對方的標準而感到不安,當他說到我不懂的事情時我會感到焦慮想要努力去做功課。他對我來說,是我目前生命中唯一這樣親密的朋友,我習慣和我的其他朋友都保持安全距離,我連和我的家人都是如此,互相愛著對方但又不會輕易靠近。我嘗試著讓他踏進我的世界,這種關係對我來說很新奇且珍貴。我知道他的傷痛,很想愛護他想讓他開心,但我不曉得該怎麼做才好,衝突發生時或者我不開心的時候,我不知道怎麼開口說,只好用我唯一能理解且會使用的模式:退讓、道歉、然後繼續照顧對方的心情。
諮商朋友曾經說過,我能夠有條理地說出整個故事,用言語說明分析自己可能錯在哪裡,猜測對方因為我的一些行為而受到的傷害和難過,但我好像沒有好好處理我自己的「情緒」,我不認同、委屈、想要反擊的所有心情都被壓抑住,以至於想到這件事情時都會情緒起伏很大。
我有告訴諮商師,我覺得我會有這樣的模式是來自我的原生家庭和成長環境,也想要了解為什麼這個人會對我來說這麼的重要,時隔這麼多個月來我非但沒有像以往一樣,當作隨風就去的不投緣朋友,而是一直思考著是不是我哪裡不夠好,如果當初我回答得更好是不是有辦法回到過去的親密。
諮商師也和我說,我應該是那種擅長反思的人,對自己有一定的要求希望自己可以進步,去分析哪裡出問題、想要尋求答案。但反思到很大的程度之後就會變成對自己的傷害,覺得自己做什麼都不對進而去懷疑自己的價值與存在,而且我很講求公正性,不會盲目相信朋友的視角、甚至是不相信自己的感受其實是不舒服的。下周預計會針對這個故事的細節去討論一下,陪著我一起探索為什麼會讓我變成這樣的原因。

離開診所之後其實我沒有什麼想法,在踏進診所之前也搜尋很多篇諮商的心得,對第一次會晤已經有個心理準備。只是確實好像就是重複著之前的論述,哭了將近40分鐘,然後就坐車回家了,希望下一次可以有更好的進展。

然後我覺得診間下次冷氣可以開強一點嗎?會晤完我整個人都在冒汗。
然後可以主動給我杯水嗎?哭久了會口很渴ㄟ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