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先說個題外話,這篇好適合跟疽骨一起看……兩極的情緒和色彩卻仍舊把天佑和志龍牽繫在一起,有種天佑為志龍做的一切努力其實都有在悄然之間產生回報的感覺。 最開始的建築敘述讓腦袋裡就像樂高積木一樣一塊塊組裝出形體,就算是熱烈的紅還是抵不過城市的金屬色冰冷。雖然有藍色窗簾的成分,但您描述這塊地的時候有種被現今充滿高樓大廈的城市踩在腳底的感觸,莫名感概著同一片土地上也會有很明顯的新舊對比。明明艋舺曾經是熱鬧繁華的代表詞,如今卻比起任何其他地方都還要落寞,彷彿成了被整座城市唾棄的一個孩子,也像被留在原地找不到天佑蹤跡的志龍。 很多過去的事情已經沒有多少人記得,就算聽說過也只是很模糊的畫面,那些可以證明曾經存在的人也逐漸在老去消失,當時的抗議還是無法贏過機械帶來的慘忍,哪怕照片上的人臉被映照出血色,好像那些不在的人也和想守護剝皮寮的居民一樣佇立在原地,逼不得已都不想移開步伐。儘管最後還是變成塵屑融入土地,可是對於當事人來說都是無法消除的記憶和難受。志龍此刻的出現反而像是那些被迫離去的人留下的種子終於有機會發芽,卻看著眼前陌生冰冷的地方感到茫然。 所以那天晚上天佑來到志龍的夢裡,無論是彼此真的透過思念而把兩人連接起來的夢,還是志龍太多想念才在虛幻中把天佑的輪廓捏揉成型,天佑確實來到志龍身邊為他撥開迷惘的雲霧,將柔和的細碎光點帶到志龍面前。 當時的灰塵並沒有承載太多人們的淚水,一切都平和得不像話,唯獨天佑的神情和夢裡格格不入,志龍才能從中發現不對勁,也不沉浸在年幼時候經歷的那些時光。可是看起來志龍還是沒有找到方向,於是天佑在夢中開口了,不但是為了安撫,也是在給予志龍繼續前行的勇氣。或許是志龍太想聽到天佑的聲音,也或許是志龍不知不覺已經如此想依賴天佑,在聽見天佑說話的瞬間,或許對志龍也是一種可以暫且舒緩心中遺憾的辦法。 後來志龍振作起來牽緊小天佑的手,讀到這裡的當下腦袋裡真的有他們一同朝著光芒前進的畫面,志龍或許牽起的不僅是五歲的天佑,還有他思念至今的天佑。很喜歡這個結尾,看完會不自覺鬆口氣,心中也多少感到釋然。 |
Direct link: https://paste.plurk.com/show/YGYxUgZR920xZR55a9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