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三國演義的世界》
劉玄解讀
關於作者
金文京,現任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教授。從事中國古代小說、戲劇及說唱文學歷史的研究,著有《三國演義的世界》《〈花關索傳〉的研究》《中國小說選》等作品。
關於本書
從《三國志》到《三國演義》,歷史如何成為演義,演義中暗藏多少玄機?圍繞《三國演義》的故事成型、人物形象、作者身世、出版競爭,國際知名明清小說研究專家金文京先生集多年成果,以別出機杼的設問與妙答,為您解開三國的種種謎團。
核心內容
第一,三國故事這個豐富有趣的世界是什麼樣的,它為什麼會出現。第二,研究古代小說故事的演變和版本的區別,不只是在故紙堆裡找課題,它也會讓我我們對共識這個事,有更深的理解。
前言
今天要為你解讀的這本書講的是古代小說《三國演義》,書名就叫《三國演義的世界》。
在中國民間文學裡,三國時代的故事可不只是一本《三國演義》,而是和漫威宇宙一樣,有好多個平行世界,我們今天讀到的《三國演義》不過是其中最出名的那個。
這話什麼意思呢?我來給你舉個例子。你記得《三國演義》裡有一個人物叫關索嗎?他是關羽的第三個兒子,在《三國演義》裡沒什麼戲份。但在明代,民間就流傳著以關索為主角的小說,情節和《三國演義》完全不一樣,但從時間線上又能對到一起。
這樣的民間故事還有很多,它們為什麼會流行?又是怎麼消失的?跟我們今天看到的《三國演義》有什麼關係?今天要講的這本書,回答的就是這些問題。
這個話題不只是好玩,在文學研究領域也很受重視。古代小說研究者的工作,就是用這些答案拼出《三國演義》背後那個更大的三國世界。透過他們的研究,你能發現,原來每個時代都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把時代精神留在了三國故事裡,這讓三國故事有了一種超越時空的普遍性,它蘊含了中國古人的世界觀、歷史觀和價值觀。
這本書的作者金文京就是一位拼圖的人。他是日本京都大學的教授,不僅是中國文學領域的著名學者,對三國的歷史也非常熟悉。
好多年前,我就是因為這本書,對研究《三國演義》產生了興趣,因為它讓我看到,三國故事的世界比我想像的更豐富、更有趣。在解讀第一部分,我會跟你分享,這個豐富有趣的世界是什麼樣的,它為什麼會出現。接下來,我想說說我讀這本書另一個體會,研究古代小說故事的演變和版本的區別,不只是在故紙堆裡找課題,它也會讓我們對共識這個事,有更深的理解。
第一部分
咱們先說說,為什麼說三國故事像漫威宇宙一樣,有好多個平行世界。
在你看來,漫威宇宙是什麼樣的呢?我自己總結了一下:首先,有鋼鐵俠、蜘蛛俠這些超級英雄;其次,他們各有自己獨立的故事,甚至有好幾個不同的版本,發生在不同的平行世界裡;第三,重要的超級英雄會在一個主宇宙匯合,一起完成重要任務,也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漫威電影宇宙”。這樣,他們才能算一個有機的整體。
多個英雄,多條故事線,同時又有一個主線故事,這三個特點,其實三國故事也都具備。我們今天看到的《三國演義》就是主線故事,相當於漫威電影宇宙。除了主線,三國故事還有很多支線,就是各種民間流傳的三國人物故事。當然了,中國古人可沒有平行世界的概念。不過,單看兩個故事體系之間的關係,真的很像。
開頭提到的關索故事就是一個典型的支線故事。在《三國演義》裡,關索這個名字只出現了四次。而且第一次出現都已經是第八十七回,當時諸葛亮正打算出兵北伐,聽說關索突然來求見,諸葛亮很驚訝,他也不知道關羽還有這麼個兒子。但是很快,關索就從小說裡消失了。細心的讀者肯定會覺得,這個插曲有點莫名其妙。
如果不是1967年,有人從古墓裡發現了《花關索傳》這本書,關索的出現估計永遠都是個謎。但有了《花關索傳》,回頭再來看《三國演義》的裡的這個片段,你會覺得它有點像今天電影裡的彩蛋,透露出三國故事在主線之外原來還有其他的故事。
那《花關索傳》到底講了個什麼樣的故事呢?
話說桃園三結義後,關羽拋妻棄子,跟劉備闖事業去了。從小沒有父親的關索,經歷了年幼走失、拜師學藝、千里尋父一系列民間故事常見的橋段,終於歷經磨難,來到關羽身邊。之後的故事發生在《三國演義》蜀魏大戰的那段時間,關索加入戰鬥,屢立戰功。最離奇的是這個故事的結局。關羽在荊州戰死之後,關索為他報了仇,殺了仇人呂蒙、陸遜。劉備和張飛,都因為過度思念關羽病死了,諸葛亮也回到山裡修行去了。
聽到這裡,你應該就能明白了,為什麼我會說《花關索傳》是《三國演義》的平行世界。如果你熟悉古代小說,你可能會想起來,《金瓶梅》跟《水滸傳》的關係也是這樣的。武松殺嫂本來是《水滸傳》裡的一小段故事,西門慶和潘金蓮在故事裡都被武松殺死了,但是到了《金瓶梅》裡卻延伸出了一百回、幾百萬字的小說,最後,西門慶和潘金蓮的死法也很不一樣。這樣看,《金瓶梅》不也是《水滸傳》的平行世界嗎。
說到這兒,自然會有一個疑問,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
看完這本書,我得到了一個答案:是因為人物。這兩部小說都是先有人物,才有故事。人物就像是種子,一旦種下,就會長出枝繁葉茂的故事。
下面我想請你想像一個場景:歷史上那些有名號的人,像曹操、劉備、孫權、關羽,他們都來參加一場選秀,看看誰能爭取到一個機會,拍一部關於自己的電影。如果你是導演,你會選誰當主角?肯定是那些特質鮮明、有亮點的人物。這樣的人物才有資格成為種子。
回頭再來三國故事演化的過程,你會覺得好像真的有這樣一位導演,在歷史中選擇了那些有潛力的人物,經過加工、改造,讓人物有了更豐富的故事,逐漸脫離歷史,形象更豐滿,特質更突出。這位導演,就是歷朝歷代,所有講故事的人的集合。他們中,有民間傳說的收集者,有詩人、說書人,還有戲曲作者、小說作者,甚至說相聲的、連環畫的畫師,等等等等。
人物這顆種子就是在他們的“澆灌”下逐漸長成豐富的故事。
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看看這個過程。
我們知道,史書上的人物,形象一般都很簡單,比如《三國志》的《趙雲傳》,只有幾百個字,到了《演義》裡,就有了七進七出、救出少主這樣精彩跌宕的故事。你看,趙雲忠肝義膽的英雄形象,基本上就是虛構的。
諸葛亮其實也差不多。《三國志》的《諸葛亮傳》要比《趙雲傳》豐富多了,接近一萬字。但是,史書上的諸葛亮跟小說裡的諸葛亮差得很遠。在真實的歷史上,諸葛亮在劉備去世之前根本沒有上陣打過仗,赤壁之戰裡的舌戰群儒、草船借箭等等,都不是他的故事。
當然了,真實的諸葛亮肯定是一個很厲害的人,在魏晉時期就很有名了,民間流傳著很多跟他有關的傳說,其中有一個流傳很廣,講的是諸葛之死。我們知道,諸葛亮死在北伐攻打魏國的路上。他死後,蜀軍秘不發喪,還鳴起戰鼓,假裝要攻打魏國。這可把司馬懿給嚇壞了,他趕緊帶兵逃跑,蜀軍這才有機會安全撤退。民間就有流傳著一個段子,叫“死諸葛走生仲達”。
魏晉時期流傳的逸聞趣事,到了唐代就成了詩人寫詩的素材。唐末有一位詩人,寫了一系列的詠史詩,其中有一首叫《五丈原》,寫的就是諸葛之死。他很可能就是從前面提到的這個傳說裡來的靈感。詩的注釋裡還補充說,諸葛死後飛升了,所以司馬懿占卜失誤,才上了當。作者金文京推測,《演義》裡諸葛亮之死的那段情節,就是從這條注釋演變來的。
你看,“死諸葛走生仲達”本來是民眾嘲笑司馬懿的段子,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升級,變得越來越荒誕,跟占卜、飛升都扯上了關係。等再到了兩三百年後唐宋時期的說書人嘴裡,諸葛亮就成了具有超凡智力的神人。魯迅先生說,《演義》裡的諸葛亮多智而近妖,“多智”這個特質一開始就來自人們津津樂道的傳說,又在一代代講故事的人口中逐漸豐富起來。為了凸顯這個特質,人們甚至把其他人用智謀獲勝的故事安在他的頭上,比如草船借箭,那本來是孫權的計謀。
人物是故事的種子,這個道理,不只體現是在三國、水滸的形成過程中,哪怕是漫威宇宙裡那些看起來完全是虛構的人物,有些也有真實的人物傳說做原型。比如美國隊長,他的原型是二戰時期的一個美國大兵,名字叫奧迪·墨菲。他本人和電影裡的美國隊長一樣,身材瘦小,常常被人嘲笑。但是,他在戰場上完成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單槍匹馬殺了240名敵人,成了傳奇。在這個傳奇裡,墨菲的特質就是無比堅強的意志,這也是《美國隊長》動漫和電影的精神內核。
你看,人物傳說,一開始或許只有一些微弱的光,隨著時間流逝,很可能就慢慢淡去了。但是,一旦有講故事的人發現了它、講了它,就等於給它打了一束光,這個人物就有了自己的舞臺。一代一代講故事的人持續講他的故事,就等於一直在給這個人物打光,他初始的特質就會不斷被放大,就像墨菲的堅強,諸葛亮的多智,還有關羽的重義等等。三國人物的故事就這樣,以說書、戲曲、小說等等各種形式不斷生長,成了一個有多個英雄、多條故事線的,龐大豐富的故事世界。
第二部分
可是,如果只是這樣,三國故事就只是一堆英雄傳奇,就像漫威的漫畫。一定得有人做整合的工作,給這群人找到一個共同的舞臺,才能有規模效應,才能產生更大的影響力。這就是我要說的第二個問題:三國故事演變的第二個階段,是把眾多不同時代、不同形式的英雄故事,串成一部完整的小說。這就像漫威把之前漫畫裡那麼多的超級英雄故事,編成系列電影,才能成為影響全球的文化現象。
像《三國演義》這樣的古代小說,跟我們今天一般理解的小說有點不太一樣。一般印象中的小說,確切說,叫現代小說,它會有一個明確的作者,整部小說是作者獨立構思的,表達的是他個人的想法。
但《三國演義》《水滸傳》這樣的古代小說就沒有一個明確的作者,而是逐漸整合出來的。《三國演義》在成為小說之前,是說書人的講稿,專業的詞叫話本,大概在宋元時代就有了。它最終的定本,也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三國演義》,也是分幾次完成的。這中間有兩個人比較重要,一個是今天《三國演義》上明確寫著的作者,明代人羅貫中;還有一個,是清代文人毛宗崗。實際上,這兩個人,都不能說是《三國演義》的作者,最多也只能算是編定者。
從宋元話本,到清代的定本小說,這中間經過了近千年,不知道有多少人講過三國的故事,更不知道有多少人聽過三國的故事。所以,這部小說表達的思想,肯定就不是某一個人一時一地的看法,而是幾千年裡,這麼多講故事的人、聽故事的人共同的想法,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中國古人對世界、歷史、人生的基本認識。所以作者金文京說,他寫這本書,也是想要借《三國演義》,來探討中國古人的思想。
那《三國演義》體現了古人的哪些思想呢?
我就從書名裡的第一個字,數字“三”開始說。《三國演義》開篇是桃源三結義,接下來是張角三兄弟的黃巾起義,後面有三顧茅廬、三英戰呂布,還有諸葛亮給了趙雲三個錦囊,又三氣周瑜,等等等等。很明顯,這些三是湊出來的,小說是有意識地在使用“三”這個數字來概括情節和人物。
這說明什麼呢?其實這就是中國古人最樸素的世界觀。對中國古人來說,數字三非常特別。“三”體現了古人對世界運行規律的基本理解: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三既是三,又是多,是無窮。上學的時候我們也都學過,“吾日三省吾身”不是自省三次,而是多次。
你看,小說裡,“三”反復出現,可不是沒有意義的巧合,它受到了“三生萬物”這樣的世界觀的影響。你可能會覺得,這也太簡單了,那我們稍微深入一點,來看看《三國演義》的結構。
《三國演義》一上來就說: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整部小說的結構,也是從分講起,以合結束。“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就是古人對歷史的基本理解,也叫迴圈史觀。小說也是有意識地在突出這個觀念。比如說,真實的歷史上,討伐董卓的時候,各路諸侯雖然推舉了袁紹當盟主,可從來都沒有合兵一處,各路兵馬各自為政。小說虛構了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就為了讓由合到分這段故事有一個清晰的線索。
一旦有了分,自然就會產生一個問題,誰有資格來合?這又涉及中國古代政治的一個重大命題:正統論,也就是政權有沒有合法性。你想想,三國故事是不是特別適合討論這個事?正是因為魏蜀吳分立,所以它們都需要證明自己才是正統。曹魏的理由是禪讓,蜀漢的理由是血統,各有道理。中國古代,經常會拿三國當案例來討論正統問題。
當然了,《三國演義》的立場可一點都不客觀,它是絕對支持蜀漢。這背後的原因很多,我們就不展開討論了。我只想強調一點,這個立場同樣反映了古人的一種觀念,也就是我最後要說的價值觀。
這個問題稍微有點複雜,我們先來看看北宋大文人蘇東坡是怎麼說的。北宋的時候,城裡人家的小孩,沒時間管,家長就給他們錢,讓他們聽書去。當時,講三國的故事很流行,孩子們也喜歡聽。他們聽到劉備輸了,就哭,聽到曹操輸了,就拍手稱快。蘇東坡評論道,小孩子的反應讓他看到,儒家推崇君子、貶低小人的倫理觀念,一直流傳下來了。
作者金文京解釋說,蘇東坡講的這個故事,說明支持不支持蜀漢,已經不只是一種政治上的討論,而成了對人的道德判斷。小孩子支持劉備,不一定有蜀漢正統的觀念,而是因為劉備是正人君子,是好人。政治問題跟倫理問題,就這樣通過故事,奇妙地融合在一起了。
還有一個例子,更能說明這個問題,就是桃園三結義。我們知道,桃園三結義是虛構的,這裡義是兄弟之義,是江湖邏輯。按照古代統治階層的標準,桃園三結義這個故事好像不該保留下來,因為江湖的兄弟之義,潛臺詞是人可以擺脫血緣、地緣束縛,這可是古代統治者特別害怕的事。
可是,幾乎所有的三國小說都保留了這個情節,哪怕是清代編定的最能代表統治階層立場的版本。那為什麼不刪掉這個情節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它太深入人心了。表面來看,你會覺得這是一種妥協,不過,作者金文京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更有趣的角度來理解這種妥協。
你想想,有了這個妥協,整部小說的傾向是不是都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首先,有了結義兄弟這層關係,那關羽和張飛輔佐劉備,實現復興漢王朝的大義,就多了一個更堅實的理由。
還不只如此。我們知道,劉備的結局是為了給關羽報仇,跑去打東吳,死在了白帝城。這個選擇,其實挺不理智的,諸葛亮當時就特別反對。如果沒有桃園三結義在前,劉備這麼做,好像就只能解釋成剛愎自用,但是,有了桃園三結義,劉備這個行為就是為了兄弟,舍大義,取小義。這不是武俠片、江湖片裡常見的橋段嗎?
你看,表面上看,君臣和兄弟,一個講層級,一個講平等,對應的是兩種不同的義,好像很矛盾。但是這種矛盾一旦進入故事裡,就成了張力,讓情節、人物、主題,都有了更豐富的理解空間。本來的矛盾,也就這樣化解了。
仔細想想,這個過程其實還挺神奇的。那到底是什麼樣的力量化解了觀念上的矛盾呢?答案是整合,就是把民間的三國故事整合成小說的過程。
《三國演義》是歷史小說,歷史小說的整合,首先得符合歷史真實,然後才能進行合理虛構,正所謂,七分事實,三分虛構。而整合的關鍵,正在這三分虛構裡。
作者在書裡拿小說跟史書做了比較,總結出了十一種虛構模式,比如改換順序、移花接木等等,這裡我們就不多說了。你可以把這些虛構模式統一想像成膠水,它的主要目的就是把歷史上的事件聯繫起來。你想想,歷史本身沒有劇本,事和事之間未必都有聯繫,就算有,也不會很明顯。可在小說裡,情節的關係必須清晰明瞭,這樣讀者才能讀得下去。所以,對講故事的人來說,沒有聯繫,也得創造聯繫,這就是虛構的意義。
我來給你舉個例子。《三國演義》前半部分的高潮,是十八路諸侯響應曹操號召結成聯盟,討伐董卓。當時,長沙太守孫堅擔任先鋒,旗開得勝。但是,袁紹的弟弟袁術妒忌他的才能,不發糧草,軍中糧草不濟,軍心渙散,又遭遇偷襲,結果又大敗。這段故事,你肯定很熟悉了,它跟袁紹大軍最後的失敗也有點關係。
可是,在史書裡,事情根本就不是這樣的,真實的情況是孫堅戰敗在先,袁術不發糧草在後。順序這一換,對事情的理解,可就完全不一樣了,孫堅戰敗這件事,跟袁術一點關係都沒有,就更談不上什麼袁術妒忌孫堅了。那小說這麼寫,不是讓袁術蒙受了不白之冤嗎,這還能叫“合理”虛構嗎?
這就要說到我讀這本書的一個重要的體會了:“合理”要求的就不是情節要符合當時的歷史,它超越了時間,超越了階層,要符合的是常理,也就是前面講的古人樸素的世界觀、歷史觀和價值觀。古代小說的研究者,他們發掘材料、比對故事,研究的其實正是常理,是人心。人心是一把柔軟的尺子,它能夠包容例外,化解矛盾,留下思考和討論的空間。
現在你應該明白了,為什麼開頭我說,這本書能讓你對共識這個事有更深的理解。我們都聽過,共識是人心的最大公約數。乍一聽,它好像看不見摸不著,但瞭解了三國故事的演變,你就會發現,共識是有載體的。在今天的美國,它是超級英雄電影;在16世紀的英國,它是莎士比亞的戲劇;在明清的中國,它就是《三國演義》,因為《三國演義》凝聚了中國古人對世界、歷史、人生最樸素的認識。
結論
好,《三國演義的世界》這本書,就介紹到這裡。我特別喜歡這本書,是因為當年它曾經讓我跳出表面,看到了歷史的深度。這個深度,就體現在今天我跟你分享的這兩個觀點裡。
首先,留下來的東西,一定不會是歷史的全部。研究者紮在故紙堆裡,就是在幫我們還原更全面的真相。這樣的真相往往是複雜的,但是它能夠幫我們理解今天正在發生的事情,比如說,三國故事和漫威故事,它們生長的底層邏輯其實是一樣的。
其次,留下來的也不一定是歷史的真相,而是觀念的選擇。這樣形成的共識,不會是一種價值觀的代言,而是一代代的人持著不同的立場和價值觀,在一起碰撞,最終達成的共識。所以,最大範圍的共識,總是包含著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