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民粹時代
何謂民粹?民粹是如何興起的?當民粹當道,是否諭示著民主的末日?
本書清楚淺顯了介紹民粹的定義與傾向,並舉出各國的例子(中南美洲、歐洲諸國)作為代表,結合近年爆炸性時事(英國脫歐、川普當選)來證明民粹崛起與全球化時代間的相關性。

與一般人認知的不同,民粹主義本身,可說是民主主義本身孕育出的存在。民粹主義多傾向於推行公投,反對的是當今盛行的「代議民主政治」。
民粹起源與美國,發揚於拉丁美洲,近年則在民主成熟的歐洲國家聲勢逐漸壯大。
不管是軍國主義國家、福利國家、公投已經非常盛行的瑞士等等,都難以逃過這個潮流。

民粹既能促進民主發展,亦對民主造成威脅。民粹主義能促進社會中邊緣團體的政治參與、打破現有社會區分,創造新的社會群體(EX:不分軍公教與勞工,我們都是「人民」)、活化與論與社運、使現有政黨產生威脅促進黨內改革。
但同時也有不少缺點:民粹主義嚴格區分「我們」與「他們」,催化政治對立,同時民粹雖然重視「人民」的意志,但忽略權力分立、抑制、規則的重要性,可能反而使少數團體聲音遭到忽視,另外過度表露人民意志,限制政黨及議會等團體權限,存在防礙良性統治的風險。

傳統政治對民粹的回應,可分為非正統化、孤立化或擁抱他、將其拉入傳統政治領域去馴化。
通常採用前兩者的話,成功率較低,反而會使民粹更加「正統」(因民粹本身就代表人民對於現有體制的不滿,壓迫不能解決一切)。後兩者或可促進黨內改革,或可成功弱化民粹主義(因被拉進去後他們也成為「傳統政治的一份子」了)(但也有失敗被取而代之的風險)

全球的民粹主義有一些共通點,例如「批判菁英」,但因各國的歷史,也有些歧異。
拉美的民粹主義以勞工與貧困階級的支持為基礎,因其寡頭政治的歷史、龐大的社會經濟差距,抱持要求社會改革與重新分配的「解放」導向。(左派)
改革確實透過加強公部門的角色,增進多數人民福利,企圖實現生活尊嚴。
歐洲的民粹主義,多為成熟福利國家,因此近年受到批判的反而是因為公部門而享受「方便」的人。(公務員、難民移民等)
雖然與自由主義與民主主義為依據,但顯著反映排斥移民(多為伊斯蘭教徒)與難民的「壓迫」傾向。(右派)

也因此民粹主義常會和民族主義、國族主義等掛勾。也常藉此批判全球化的時代(被遺留的那群人)

民粹主義獲得讚揚的原因,與其說是要求更多的分配,不如說是將對「他們」的分配視為不當,並且「果敢且深入批判」支持這種不當分配的傳統政治。

民粹─Populism,是邪惡的存在,還是改革的希望?
端看執政黨與人民能否消化這份考驗。


看這本書時我其實一直很意外,最初我對民粹的想法跟大多數人沒什麼不同:狂熱、魅力型領袖、充滿無秩序般的譴責與混亂,對於民主是莫大的殘害。
但這本書卻告訴我:民粹,正是民主體制下的產物。
有趣的是,民粹確實可以與民主自由相互結合。歐洲人對於伊斯蘭教的迫害正是一例。

到底是危害宗教自由比較嚴重,還是杜絕這種「落後的」、「違反男女平權」、「支持政教合一」的宗教侵蝕我們文化的可能性比較重要?
要我選我肯定選後者。
之前在知乎上看到有人討論說,這種想法是不是也是所謂文化中心論?伊斯蘭教的本質就是那樣,我們為何一定要把我們的標準套上去?
這麼想似乎有點道理,但我還是不認同。
如果這麼解釋,那當初解放裹小腳的婦女是不是也不應該?當然不是!
有些文化中的一部分確實落後並且違反權利、慘無人道。該文化的人民習慣被壓迫,不代表壓迫便可以正當化。
伊斯蘭教違反男女平等,暫且不管擁有四個老婆與平等性blablabla,光強制戴面紗、女性出軌被石禮就超出我能接受的範圍。
我在歐洲的話一定也是站在民粹的那邊吧。(笑

這讓我想到兩岸,兩邊人總是互吵社會共產主義比較好還是民主比較好,民主在台灣也形成一股民粹的風潮。
在台灣我也屬於民粹的一部份。
就像「先進」的歐洲文化對「落後」的伊斯蘭文化
「先進」的民主對「落後」的共產
我們總是想要「解放」他們。
我想這也是為何兩岸人民難以相互了解,因為我們完全無法理解對方為什麼可以接受這種文化(社會)。
兩岸能有相互理解的那天嗎?我想很難。
伊斯蘭與歐洲要相互理解,伊斯蘭大概要先進行一場宗教改革。
同理兩岸要互相理解,中國大概要來一場政治改革甚至意識形態改革。
(事實上這種表述方式等同於對方向「我們」屈服了(笑

台灣的民粹大概屬於歐洲模式,雖然我們沒有難民,但我們有複雜糾結的兩岸關係。
人民對現有兩個政黨都感到失望,覺得兩者沆瀣一氣,同時中國的步步緊逼讓我們感受到「被入侵」的威脅(差別在於歐洲不會想融入伊斯蘭,但不少台灣人轉向投奔祖國(笑

外部敵對加上內部分裂,可以GG了。

就台灣前景來看我挺悲觀的,因為我不認為現有政黨能在「改革內部」+「抵禦外侮」上同時做好,就像小英雖然外交作的不錯但內政真的是普普(雖然他敢改革是很大的勇氣)。
而且台灣的民粹也分成好幾股,主要分為世代差距的兩波人吧,一方面希望自己站的「年輕陣營」能獲得話語權,一方面又擔心己方某些過於激進的人會毀掉現有局面
完全能體會當初希特勒為何會崛起了,各國的「希特勒」都在崛起中,台灣要是也能出現這樣一個有手腕有魅力的人我大概也會毫不猶豫跟隨他吧。
今天讀到維也納會議的歷史,他提到:「民族主義使人對立與激進,進而增加戰爭的可能性」
在這民粹當道、福利沙文主義與民族/國族主義崛起的時代,我想,大概要做好戰爭的覺悟了。

PS 人生20年來我還真沒有活在「世界上最有可能開戰的TOP10地區」的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