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 For fig2977 所有我提供的建議想法請依照自己的習慣喜好斟酌參考, 我說的不一定就是正確的,舉例也皆為提供參考。 ▲ 文本字數:約兩千字 人名用B、H、S代替 我覺得作者文筆成熟且有特色,對於翻譯文風的掌握度也高。 場景的細膩描述是特點。 這篇文章我覺得是能讓人感興趣的,但與其說沉悶主要是看下來會有找不到重點的感覺。 閱讀上我會認為主軸是想寫親子互動,後段提及S的部分反而有點摸不著頭緒而無法共感。 加上因為是短篇,前面跟H的互動與對S的感情在文中讀起來有點割裂。 約兩千字中,有一半以上著重在跟H的互動, 場景、互動的描述都沒問題,但除了提及的汽水與雜誌之外, 其他花了更多篇幅描寫的互動中,卻沒有更深一層揭露主角的內心世界(或是說我無法讀到)。 我會認為在鋪陳上針對想傳達的主軸需要有更多感受描寫,目前會覺得有點太依賴對話推進劇情而少了一點關於情緒感受的部分。 ❝ 下面提對於劇情感到疑惑的部分 ❞ ▲ 作者提到想描寫的關係轉變,我在目前文章中有點無法閱讀到這個部分 1.回憶段落中,因為沒有前綴,描述牽手時看起來會是一般情侶約會相處。 該段以「日落⋯⋯一直是個很特別的時刻」作結,作為讀者整段中讀不到為什麼日落對他們來說是特別的時刻。 後面段落突然又使用了「摯友」,分不清兩人的關係究竟為何也是一個困惑點。 2.後續突然冒出的OO人、職業代稱,雖然還能理解但還是會感到有些突兀,因為只單純使用了這個詞沒有其他鋪陳,相對關於這些設定也無法建立更多對S的想像。 3.後續「因為他曾經提到⋯我想瞭解他所知道的⋯⋯」「⋯⋯他為了我改變⋯⋯」 有點無法感受到主角對於這些事情的情緒,沒有打算結婚但兩人的關係究竟為何, 或許是想描寫B的付出,但比較感覺到的會是認為他是犧牲奉獻類型,且沒有太多鋪陳的情況最後說出希望對方為他改變的期望,顯得這段關係是否只是B的單方面執著而S毫不在乎? 4.H的提問(為什麼要看雜誌、要結婚嗎?)>B的回應(沒有,想瞭解S)>還愛你嗎 這個推進對我來說有點沒說服力。 看雜誌我在想的是是不是要領養小孩,突然跨越到要結婚會有點困惑。 (或者另一面來看,是不是結婚與孩子必須是相連的?) ▲ 或許可以增加的描寫點 1.跟H的互動中,揭露關於B的心情或是S的事 或許是B看著孩子而引發的忐忑心情、或是H對S的看法等等。 2.增加更多B對於S的主觀描述 當他們並肩走在沙灘上時、跟H提及S時等等。 像是S是個什麼樣的人,他可能是或不是典型印象中的OO人、職業展現出的什麼特質,或是除此之外的關於S的事。 還有為什麼S會讀雜誌(透過前面提到的部分想像不出S會讀這本雜誌的關聯)?不一定要描述,但是若S讀這本雜誌的原因能展現出他的特質或個人資訊,也是可以下筆的點。 - 如果刻意不想將描寫重點放在S身上,或許考慮將重點放在B對於這一切的感受上。 B怎麼去想、或是單純莫名忐忑的感受、一些不自覺的小動作都可以作為鋪陳。 我自己會希望更了解B在想什麼。 增加描寫我覺得可以做到的是在前段與H的互動之中透露的一些資訊(可能是不安感之類的), 在後段揭露是因為S所引發或許更能感受到主角的情緒,也凸顯孩子的不解與大人的感受。 ❝ 其他部分 ❞ ▲ 以消暑為由⋯⋯ 可以理解想以此破題,但此段描述汽水跟後段內容沒有承接讀起來會有點沒有連貫。 這段描述直接拉到後面反而比較通順,如果想藉此段破題可能要思考一下怎麼樣跟後段承接。 ▲ 碳酸飲、碳酸飲料 碳酸飲的用法感覺在台灣正式文章中比較少看見, 我自己閱讀經驗中的翻譯文學也較沒印象會這樣使用, 但不會說這樣是錯誤的,如果作者有自己使用的原因也可以。 ▲ 重逢 重逢多用在長時間不見時,用在此處好像有點不適合。 或是要更明確寫出H是長時間分別才使用重逢。 ▲ 妳還不到及 妳還不到/妳還不及? ▲「我讀了⋯⋯是因為他曾經提到⋯⋯我想瞭解他所知道的⋯⋯」 「書」還是「雜誌」可能要統一。 2023.09.04 字數:1355 |
Direct link: https://paste.plurk.com/show/ZmrKAmRFblex1Q10ti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