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5.万堺紀年時間點
万堺紀年官方設定為"數百年前",在3.所述調整前因俠菩提的活躍
菩提長幾使論劍海成立、名劍出自論劍海、道真雙寶斬龍在27代閻王時期
至少有千年以上歷史,万堺又遠在俠菩提之前故不可能是設定的"數百年前"

然而改動後名劍改為天地蝱託春信鑄造,道真雙寶斬龍更早發生
名劍出自論劍海"被吃書",使"論劍海成立~万堺紀年"不再鎖定在千年前
万堺紀年就能符合設定中的"數百年前"
但數百年在哪些事件前後卻缺乏有力的跨劇集事件來定...
(必早於魔魁之亂,是否早於初代九皇座&聖魔大戰則沒有證據)
万堺時間改動也牽連精幽大戰前後的事件順序,
牽一髮而動全身恐將大幅更改表格,待解明事件止暫不做處理

6.合修會
合修會事發平行於素還真對抗歐陽世家時期,"180年前"與"霹靂早期"皆符合
因慈海渡者兩甲子前化身歿神、瀟湘子稱無敵戰龍為"百年大計"故否決後者
推得"合休會成立~青陽子入天地門"落在180~135年間
(慈海臥底七彩雲天15年 120+15=135)
後合修會遭大權易主不擇手段培育九龍、陷害鶴岡等等,則算在武宗魁主導的百來年中

7.黑暗期九大奇人/創世者懸案
作為黑暗期最知名的BUG之一,考量過採用創世錄補完的一頁書生平
梵天入苦境與武皇論交後自歷史消失~一頁書於七彩雲天舉發慈海渡者為止
五百~一百多年存有大段空白時間可以腦補,
(梵天轉世創世者、創世者承接靈識都能通)是十分有力的fan theory

但牽連九大奇人/秋水宴無解的設定矛盾:
九大奇人存在已久、秋水宴於數十年間舉辦;九大奇人結拜秋水宴不再舉行??
還牽涉大汗帝國與東瀛部分事件時間問題...
不確定因素太多,只得放棄整改BUG不做調整照實收錄表中

8.天外方界
另一個黑暗期災區,分成三件事討論;首先是方界成立時間:
方界成立,無忌天子贈白雲驕霜一調之絃、
白雲向巧靈天工訂製無絃神弩卻被轉贈玄真君、玄真君因此在十三道中成名
十三道滿編最晚須在三教和平島會議之前(十三道全員與會),
故推得方界成立需在無忌天子出師半斗坪~和平島會議期間(210~180前後)
;山濤君200年詐死加入血道天宮也佐證方界成立不能太晚

第二是傲笑紅塵相關的血雨風生事件:
傲笑帶離瑟刃遠走他方隱居沙漠數十年,方界遣雷公嬰尋找兩兵器
雷公嬰在武林混得太黃君名號卻遭一少年篡位,少年成新任太黃君
該"少年"年紀多大姑且不論(霹靂少年定義模糊,小釵年過六十也被叫少年zzz)
因70年前太黃君與魔龍七奇一起被收監鎖龍關又逃離,
故推得血雨風生事件在9x年以下不得晚於70年

第三是愁月仙子&袁冬曲:
權門宗矩20年前一去不返、無忌天子接愁月回方界袁、
冬曲送往易水樓扶養,乍看沒問題...?
但劇中口吻與官方資料皆指事發在方界成立前,
此事導致方界歷史"將低於20年"與上述兩事嚴重衝突= =

稍加腦補:
血雨風生事件後愁月失蹤,無忌天子因而無心方界
待接回已生一女的愁月,無忌為證愛情決心於八陣灘事件詐死
如此符合時序又不偏原作太多,但終非正史
因此表中將方界三件事分拆表示留下討論空間

9.黑暗期的20多年前
東瀛時序:
莫召奴盜文詔>權門宗矩組織黑榜>袁冬曲出生(20年前)
大汗時序:
四飛天勝/刀魔退隱(2x年)>四飛天掌控大汗>莫召奴救淚痕
四飛天才拿到刀譜憑幾年時間授徒,不知不覺改造大汗各派傳世刀法不怎合理
但最起碼兩條時序仍對的上,直到加上第三條...

梅花島時序:
梅花島血案(20年前)>操刀者失蹤>樓沉沉助莫渡海入中土
梅花島血案對齊刀魔的事件,導致東瀛"整組事件壓縮在一年內發生"
問題比大汗時序更大,卻偏算不上重大bug(跟其他比的話)
,表中只好全歸納在"約2x年"紀錄之

若要進一步深究與創世者問題同樣,撞到九大奇人/秋水宴的time paradox
破解九大奇人/秋水宴悖論儼然成了霹靂的數學難題,笑死

10.天魔錄封印
天魔錄明明封印了那為啥各魔能自主行動不受限?
我的解釋是天魔錄是"對魔界內"的封印,
不服從的出走(誅天、魔流劍)或被封(魑魔、四魔皇)
刀劍魔等則是天魔的盟友待遇自然不同,不干預魔界事務則要愛去哪就去哪

只有當金魔不存、天魔錄解封才回歸魔界,
如此能解釋兩人封印期間卻分別有所際遇之事
(劍魔結識滄海老鳥、刀魔相戀九千宵)

蘅佛子的佛魔之爭旨在藉口獨佔佛門真經,
實為單方面給部下出難題下令各自約戰解決
與佛厲之爭、魔魁之亂等全面開戰事件性質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