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友情、愛與死》觀後感 大概是因為上篇是用野島視角去看世界,看到下篇杉子的信,一封一封堆疊起對杉子的厭惡。信裡雖寫著她是尊敬野島的,但不知怎麼的我看起來總有一種想趕快結束不重要的話題,順著敷衍過去,彷彿是在說「你叫我尊敬他我照做了,但他依舊是噁男。」的不耐煩,在最後被邀請去巴黎後的信更是心花怒放的,一副終於可以不要再聽到野島的事般,毫無憐憫的一腳踢開。 完全理解野島看完之後崩潰的心情,但事後想想,如果今天故事以杉子視角開始,杉子是個會謀求自己幸福的勇敢女性,而野島只是阻礙她身邊眾多的蒼蠅之一,還是阻礙她幸福的最大魔王。如果以大宮為主角,那那種在友情與愛情的糾結,最後終於做出抉擇的故事,也是會讓人一起苦惱或是對大宮的優柔寡斷著急、憤怒,牽動讀者心緒的精采故事。 轉換了視角後便覺得所有的角色都是人,沒有應不應該,他們只是作為自己做出了最自己的反應,無法順心不是錯誤,只是留有遺憾。 學會了客觀,反而不能像剛看完時那樣直率地說出:誰討人厭、誰可憐、誰討喜。 我在想或許人類如果不自私、不以自我為中心反而難以做出判斷和選擇,至於做不做得出抉擇和做出選擇後是好是壞,又是另一回事了。 至於《愛與死》這篇,我真的很想開玩笑是「等我回來我們就結婚。」的立旗鼻祖,只是突然想到,這是部講述人生無常的小說,而講出類似句子的場景和故事通常都是在主人翁心裡某處敲響的警鐘的刻苦狀態,為給自己和所愛的人多一點力量而講出的話,照理說應該是要感到心塞,但因資訊太過流通,大環境對這類題材麻木,進而變成個笑梗,該說人類很會苦中作樂嗎? 總之能重新意識到這樣的故事裡的浪漫和苦澀,挺好的。 |
Direct link: https://paste.plurk.com/show/ch8xMBMZh6eYoYuF0M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