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白蕾亞其實沒有很喜歡自己,或許是因為現實的緣故。即使她認為她並沒有錯,但當只有她一個人的時候,會不自覺地輕撫被破壞過的物品,像是那些傷痕就存在她的身上一般,便習慣性地將身子縮成一團,這樣的姿勢會讓她感到安心,如果再來一本書就好了,就可以逃離她那熟悉的、令她厭惡的、也不願意接受她的世界。
——這是在她,還尚未知曉另一個世界存在時的日常。

她以轉學生的身分踏入了另外一個世界。雖然曾經的記憶模糊不清,但當觸碰到相似的情景時,她仍然會直打哆嗦,即使現在的同學沒有惡意,即使想做朋友的他們不斷提出邀約。
她努力的讓自己看起來「正常」,仔細斟酌字句的使用,只為了想辦法讓其他人不再像過去那些人一樣對她抱持著偏見。
她依舊喜歡看書,或許是她那根本不記得的過往在作祟,她害怕被丟下、害怕自己和周圍的人顯得不同。她發瘋似的想將看過的書本內容烙印在自己的腦中,希望能真正的成為這個世界的人。
但,其實早在她一開始踏入這個世界,她的認知就遇上了難關。
只因為某位少年。

她以為這個世界的「正常」就像是那個少年,但在她釐清推敲完——或者該說是誤入歧途之前,迎來了開學,她很快的發現,原來那名少年才是「不正常」。
她並不理解周遭人看向他的眼光,不明白旁人遠離他的理由。
但,她應該也這麼做。
不跟著做就會被排擠,和旁人不同就會被說閒話。正不正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多數人怎麼做,這是深印在她經驗裡的認知。
第一次聽到傳言,那在過去被稱之為「不需要」的正義感使她開口反駁。被反駁的一方,用熟悉的厭惡赤裸裸的攻擊她。
這是她在這個世界最初感受到的惡意。

或許是少年覺得她很有趣,或許是少年沒有其他朋友,或許是未曾有人替他說話過。
一次、兩次......,增加至數不清的次數;一天、兩天......,爾後變成了每一天,這是少年出現在她生活中的頻率。
也許是在少年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也許是被少年不被看好卻依然充滿自信的模樣吸引,也許是他比任何閱讀過的書本都還要有趣,也許是在他面前不用這些麻煩的偽裝。
就這樣,總是小心翼翼的少女,和不在乎他人看法的少年搭在一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