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我閱讀,故我思考─對於年底選書的意見 Ⅱ】
 
為了讓自己快樂,我必須每天攝取文學。(Orhan Pamuk)
 
在今年的年底選書中,小說類裡王定國的《敵人的櫻花》和甘耀明的《邦查女孩》都是很重要的作品。陳浩基的《13‧67》則是我讀過華文最有當地風格的推理小說。(不過應該算是去年作品)然而更令我開心的是開卷選了連明偉的《蕃茄街游擊戰》。明偉曾旁聽過我的課,畢業時有一回遇見他(或是通信,我記不清了),我問他下一步做什麼,他說到菲律賓擔任華文教師。
 
幾年後他寫成了《蕃茄街游擊戰》,放在我研究室的信箱裡,夾著一個短箋。三個有點類成長小說的中篇,延展出一個異質的、異地的、異域的故事。我被他具有自身節奏的敘事,以及迷人的文字吸引,我早在課堂上說過,這是我今年讀到最好的一部新人作品。
 
一隻白鹿踏了進來,沒燈光,沒膚色,沒聲音,沒道別。她的呼吸如雨,我假裝沉睡,假裝不在乎,只是愈是假裝愈顯得在意。珍也將離去,不留痕跡,薄薄的氣泡往天空飄,破了也沒人在意,反正醒來的人將繼續看見刺眼的光。……她抱著我,雙手按住我的脖子,緊實地,像用捏的、用掐的、用繩子綁的,要我死。……月亮說,照瞎他的眼睛。水說,淹死他。井說,讓他墜落。(《蕃茄街游擊戰》,2015:232-3)
 
 
翻譯小說裡,今年我喜歡的短篇是George Saunders的《十二月十日》,長篇則是胡立歐.拉馬薩雷斯(Julio Llamazares)的《黃雨》。《十二月十日》是風格強烈的短篇小說,寫作方式多樣,但故事的本質強悍異常。我在課堂上講述了有點科幻風格的〈逃離蜘蛛頭〉,寫一個能用針劑控制愛慾的實驗,光是轉述,我就感到台下的學生起了雞皮疙瘩。
 
《黃雨》則是一個結構簡單,語言卻有一種冷冽詩意的時代傑作。(開卷選的《強尼上戰場》是書單裡我還沒讀完的一本書。)
 
我總是希望這樣死去:跟睡著的樹木一樣,跟昏睡的椴樹一樣,在夜晚的寧靜當中,在月光底下。不過我沒這麼幸運。我不只是一個人孤單死去,無依無靠,我還能感覺到每一刻冰冷是如何竄過我的血管。……
我的身邊已經沒人了。母狗不在了。我的母親也不在了。我的母親今晚沒來陪我--或許她跟莎賓娜和莎拉在我的墳墓邊等我,而母狗已經躺在街道上的一堆石頭底下。可憐的母狗。……這些年來,牠是唯一沒丟下我離開的生物,甚至今天早上,牠還陪我去一趟墓園,動也不動地待在入口,一臉不解,彷彿想知道我在挖誰的墓穴。之後,牠跟著我回家,跟平常一樣躺在門廊的那張長椅底下,準備好再一次凝視街道午後漫長的時間過去。當牠看到我再度出門,揹著獵槍,眼睛都亮了起來。我們已經很久沒上山了,於是牠一邊吠叫一邊跑著,還跳了起來。抵達教堂時,牠回過頭。牠安靜下來,看著我,彷彿問我為什麼拿著槍指著牠。我沒拖太久。我已經無法再忍受一秒牠那悲傷而忠誠的眼神。我閉上眼睛,扣下板機,聽見了槍聲在房屋之間迴盪,猛烈而久久無法結束。幸運的是,子彈打碎了牠整個腦袋。那是我僅剩的彈匣。我特地為了牠留了好幾年。(Julio Llamazares,《黃雨》)
 
 
在本地的傳統散文作品中,最打動我的是詹宏志的《旅行與讀書》。其中一篇〈吟誦奧瑪開儼的地毯商人〉讀得我如醉如癡。當那個地毯商人說自己賣的不是地毯,開始用波斯語吟誦起《魯拜集》的詩句時,讓我彷彿身在現場。詹宏志把一個騙局寫得如此文化深邃,如此迷人,不炫學卻處處是學問。有朝一日我也要去被騙一次,看著地毯商人的助手,默默無言唰一聲打開編織有「永生樹」圖樣的地毯,然後坐在上面,聆聽奧瑪‧開儼。
 
今年經營本地非虛構作品最有成績的是衛城出版社。在年底所有選書盡皆遺珠的《黏土》,是近年少見投注大量調查心力,並試著用多元的文字風格呈現的深刻作品。不過胡慕情並不需要為此感到遺憾,因為這部作品已凌駕了多數文學性散文的格局。此外,衛城今年出版的《記憶與遺忘的鬥爭》,是這一代面對轉型正義歷程的知識份子,書架上都不可少的一套書。它本身就是時代的隱喻。
 
 
翻譯的非虛構作品傑作甚多,在選書名單中幾乎本本精彩。我特別推薦的是安德魯‧索羅門(Andrew Solomon)的《背離親緣》。這本書融合了醫學、社會學、心理學,作者文筆如刀如詩,每一頁都開啟我的思考,讀來都有韻致。書談及許多狀況使得孩子沒有辦法獲得「垂直身分的認同」,諸如同性戀、肢體殘障、神童、病態人格,通常父母親自身都沒有經歷過,因此始終想要「矯正」,終使他們只能從「水平身分」獲得認同。而這個從觀察同儕、參與外界次文化的過程,也就是他們痛楚的成長過程,得以建構了只屬於他們的文化。
 
「聾人」(Deaf,字首大寫)指的是一種文化,而「聽障」(deaf,全小寫)則是病理學名詞,兩者截然不同。這樣的差異和同志(gay)及同性戀(homosexual)相互呼應。越來越多的聽障人士表示,自己不會選擇當聽人。在他們看來,把聽障當成疾病來治僚,等於被逐出教門;將聽障當成障礙來適應,比較可以接受;把聽障當成文化來讚頌,才是王道。(Andrew Solomon,《背離親緣》,2015:54)
 
 
另一本重量級的作品是費根(Dan Fagin)的《我們的河》。作者花費了七年的時光,寫了一部河流的污染史、毀棄史,文字乾淨彷彿無聲,卻足以讓人思緒與情感滅頂。
 
除此之外,《西方憑什麼?》、《旅行的異義》、《如何獨處》、《羽的奇蹟》、《凝視死亡》……都是我今年讀到的,精彩萬分的非虛構作品。
 
最後,另一本我認為的遺珠是《黑暗之城:九龍城寨的日與夜》。這個香港的傳奇城寨,在格雷格・吉拉德的攝影,以及中性的訪談筆觸下,似真似幻地被重建起來。這是一部為傾滅、毀靡、陰影、強韌、變異、哀戚而寫的城市發展之書......不,用書已經無法形容,它是每個愛自己城市影子的人,書架上都應該有的一幢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