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 《雲光行記》 篇章十一・第十三月的等待 時間:雲隱曆5年・盛夏 地點:雲巢・集會廣場 心情:那場盛大的演出過後,我重新回到風的原點。但這次,是為了傾聽那些未曾說出口的等待。 ———— 那場演出結束之後,我一度以為,故事也該落幕了。 在歡呼與沉默之間,我看見許多人帶著滿足離去, 而我,只是悄悄將那片從未被坐過的空椅,收藏進心裡最深的一頁。 我不是那場盛會的主角,但我在場。 我看見歌聲如何成為記憶的乘載,也看見旅人們如何用自己的方式記住她、記住彼此。 於是我不再問「我是不是多餘的」,因為我明白了,見證本身就是一種存在。 當回到故鄉,我卻意外聽見了一則傳說, 一則不屬於任何演出,卻彷彿為我而來的故事。 或許,有些等待,從一開始就知道無法兌現; 但總有人會將它記下,好讓未發生的事,也有機會被傳誦。 ———— 歐若拉的歌聲尚未散盡之時,我乘風折返,回到了雲巢。 這裡依舊喧鬧。旅人們來來往往,有人討論剛結束的演唱會,有人還沉浸在情緒裡,用魔法在空中劃出她的名字。 而我只想坐在一處安靜的角落,聽風回味。 那時廣場中央,一位年長的吟遊詩人正坐在石階上,抱著豎琴,對著幾個小旅人緩緩吟唱。她的聲音不大,但節奏輕柔,像是專為那些願意駐足的耳朵準備的歌。 就像她曾在光中唱著那些已成傳奇的旋律,這次,她將風的故事編成歌,獻給仍在等待的人。她唱的是一首我沒聽過的詩,關於一隻飛鳥和一隻蟬,在第五個季節的某一天相遇,在第十三月約定再見。孩子們安靜的聆聽,只有風在背景中輕輕翻動著長袍的邊角。 ———— 傳說裡,蟬問飛鳥:「原來,在風暖月光的地點最適合對著空瓶許願嗎?如果我真的許願了,你真的會如期出現?」 飛鳥笑答:「我可是飛鳥,天涯海角任我遨遊!」 蟬笑了笑,說:「那,約定好的第十三月,別忘了喔。」 那是牠唯一能許下的溫柔謊言—— 因為牠早已知道,自己等不到那個月份。 就像我,也曾在那個季節,把一切希望寄給不會回來的人。 ———— 一曲畢,有孩子問她:「那飛鳥後來真的回來了嗎?」 吟遊詩人沒有直接回答,只是將手指放在琴弦上輕撥著,然後抬眼望向遠方說: 「有些相遇啊,是為了讓我們記得,微小的心火也曾那樣閃耀; 而有些別離,是為了讓時間學會,如何悄悄地歸於平靜。」 她頓了頓,繼續說: 「至於第十三月......那是風會記得、而人們卻不再回顧的那段時間。」 她的話像歌一樣,落在風裡,落在我們無法立即懂得的時間裡。 不遠處的我靜靜地聽著。那一刻,我才忽然意識到——這不只是他們的傳說,而是我們所有人都可能經歷的故事。 每一段沒有走到終點的關係,都像飛鳥與蟬的故事,在某個第五季的午後開始,又在一個從未存在的月份結束。 也許你也曾說過:「第十三月見。」 也許你也像我一樣,一直記得對方說:「我會回來。」 ———— 我獨自走上廣場邊的小丘,微風吹來,遠方風道彷彿傳來一聲極輕的蟬鳴,如幽微悸動在耳畔綻開。風吹過草坡,我回想起她在歌詞裡唱過: 「你驕傲的飛遠,我棲息的夏天, 聽不見的宣言,重複過很多年。」 那像極了我們未曾說出的話語—— 未曾正式告別,卻也再無交集。 我們去到了不同的世界,但誰也沒真的說再見。 而我,始終記得那句說過一半的承諾,像枯葉輕落掌心: 「第十三月見。」 ———— 今日紀錄: 今日,雲巢。 聽見一首來自風中的詩,記錄一段從未兌現的約定。 我不確定它是否真實發生過, 但我確信,有人曾真心等過。 那些許在第十三月的願, 是替所有未竟之情安置一席之地。 讓等待,不再只是孤單, 而是能被風傳唱的詩句。 ———— 如果你也曾在某段光裡遇見誰,卻無法陪他走到最後, 那就請在第十三月許願吧。 哪怕他從未看過你成熟後的模樣, 哪怕你再也沒有機會親口說出, 風與葉,終會替你低聲唱出那一句: 「我會記得。」 |
Direct link: https://paste.plurk.com/show/fCbjK6985NGmQ3uDxh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