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米蘭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不是特別新也不是特別舊的版本,被翻得爛爛的,想必被重複閱讀過無數次。內頁有劃線的痕跡,偶爾還能看到備註,但閱讀者似乎沉浸在小說的情節與思考中,並沒有作出太多個人評論。

第一頁幾乎每一行都畫了線,「永劫回歸」被圈了起來:

//
如果我們生命的每一秒鐘都有無數次的重複,我們就會像耶穌釘於十字架,被釘死在永恆上。這個前景是可怕的。在那永劫回歸的世界裡,無法承受的責任重荷,沉沉壓著我們的每一個行動,這就是尼采說永劫回歸是最沉重的負擔的原因吧。

如果永劫回歸是最沉重的負擔,那麼我們的生活就能以其全部輝煌的輕鬆,來與之抗衡。

可是,沉重便真的悲慘,而輕鬆便真的輝煌嗎?
//

筆跡的主人在一旁寫道:作出每個決定的重量,並不會因為生命之長短、永恆與否而改變。

//
負擔越沉,我們的生活也就越貼近大地,越趨近真切和實在。

相反,完全沒有負擔,人變得比大氣還輕,會高高地飛起,離別大地亦即離別現實的存在。他將變得似真非真,運動和自由都毫無意義。

那麼我們將選擇什麼呢?沉重還是輕鬆?
//

「沉重」和「輕鬆」被圈了起來。筆跡的主人在〈輕與重〉一章的末尾備註著:「托馬斯自以為選擇輕鬆的道路,卻承受羞恥的重量。為了逃避羞恥,我們甚至能夠媚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