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 ◎換個方式和]態度對待身邊最親近的「家人」◎ 有個女子應邀到朋友家吃飯,與朋友同住的婆婆讓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朋友的婆婆雖然年事已高,滿頭白髮但仍把自己打點得高貴整潔,而且臉上始終帶著一抹微笑。 她與媳婦之間的互動只能用「相敬如賓」四個字來形容, 媳婦端茶水來 婆婆連忙說:「真是謝謝妳 麻煩妳了」 在餐桌上婆婆對媳婦的手藝讚美連連,做媳婦的幫婆婆夾菜,婆婆更是不斷地道謝。 女子見狀不由得羨慕起好友能有這麼一位有禮貌 高雅的婆婆,更羨慕她們婆媳之間的互動。 用餐完畢,女子客氣地對朋友說: 「真是謝謝妳,招待我這麼一頓好菜」 婆婆聽了,也連忙對媳婦說: 「我也要謝謝妳做飯給我吃」 然而,婆婆接下來說的話卻讓女子聽得一頭霧水 婆婆又說: 「我又不認識妳,妳還對我這麼好,我真不知道該怎麼感謝妳」 事後,女子忍不住問朋友為什麼她的婆婆說出這樣奇怪的話,朋友這才說: 「其實……我婆婆得了老人癡呆症已經好多年都不認識我了」! 女子聽了不免一愣,但也只能安慰地說: 「不過妳們之間的關係依然很好這樣就夠了啊」 「其實婆婆生病前我們的關係劍拔弩張,無論我做什麼 她都嫌東嫌西處處看我不順眼, 直到她生病以後忘了我是誰我們的關係才逐漸改善……」 朋友嘆了口氣繼續說: 「這其中的差異在於她生病前把我當「家人」, 她生病後,把我當「陌生人」啊」! 這則讓人感嘆的故事反映出許多人待人接物時的通病, ------對於「外人」 總是謙恭有禮甚至百般忍讓, 但對於「家人」的態度卻完全相反, 我想,這是因為我們總覺得,家人是「自己人」, 而且我們在「自己人」面前總會不知不覺展現出最苛刻的一面吧! 我有一個朋友跟老公吵得不可開交甚至想要離婚, 導火線竟然只是她先生總是忘記關陽台的燈; 「這麼一點兒小事 有這麼嚴重嗎?妳幫他關掉 不就成了」我說… 但她斬釘截鐵地說: 「不行 他一定要養成關燈的習慣否則不知道要浪費多少電費」 「不然妳在陽台裝個自動感應器,這麼一來 有人到陽台燈會自動開, 人走了燈會自動關 不是很方便嗎」? 我繼續替她出主意,但朋友又讓我碰了一鼻子灰: 「不行!這樣豈不是太便宜他了」 這樣的心態,真讓人哭笑不得, 這麼容易解決的事情她不但不願意解決, 還認為不能「讓步」,否則就「輸了」! 但夫妻相處又不是在比賽,誰進誰退、 誰輸誰贏又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與家人之間的感情其實也是需要培養的,何不從現在開始, 對家人少一點批評、多一點讚美; 少一點吹毛求疵、 多一點包容…… 你會發現生活中的許多婆媳問題、夫妻問題、親子問題竟也在瞬間消失了呢! 對待「外人」時,我們總是謙和、有禮、 包容…… 那麼,我們為什麼不能用相同的態度對待身邊最親近的「家人」呢? 換個方式,我們會更容易得到家人的親近與喜愛! 來源:網路 |
Direct link: https://paste.plurk.com/show/fb707O8bRFtjydAdQw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