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心得


很喜歡開頭那段,用幾分鐘、幾個禮拜、幾年來表現出時間能沖淡一切,句子不長,卻有濃濃的惆悵感。長夢讓我想到李志龍與何天佑可能都曾經夢到過彼此及過去的日子,刀傷是他們年少時打鬥留下的傷,懷裡的餘溫則是彼此相擁的回憶


也很喜歡故事是輪流穿插兩人的世界,整篇文章就像一部紀錄片一樣,輪流記錄著兩人的生活。看似已經毫無關聯,卻又能彼此呼應。

李志龍的段落,可以感覺到他的迷惘和庸碌。雖然沒看過原作,但從「花了好幾年的時間走出那座鐵網石牆」來看,他似乎之前是入獄了嗎?然後離開監獄後卻還是逃不出名為城市的牢籠。
覺得您只用03的段落就把「小娟」這個角色的形象呈現的好好,她果決、堅毅、勇敢,跟李志龍形成很大的對比。似乎這些年來都是她拉著李志龍往前走的...最後也放手放得乾乾淨淨。只用短短的篇幅,就把兩人這些年的關係交代得清清楚楚,不拖泥帶水,這點好厲害,覺得這種時間飛逝而過的感覺,也很能呈現出李志龍的茫然感,他或許就是很需要有人帶著自己走的人吧,就像之前何天佑總是照顧著他一樣。




何天佑的段落裡,雖然他選擇留在故鄉,但之後在工地對面租房,覺得就像原本該回歸鴿籠卻離隊的鴿子一樣。
「那雙漫著大雨的眼睛」、「因為他做的一切,讓雨下個不停」是在形容李志龍因為他做的事而哭泣的模樣嗎?這種形容好美。對比有點渾渾噩噩的李志龍,何天佑似乎是很清楚自己還被困在回憶裡。




09李志龍站在陽台抽菸,雖然可能不相關,但讓我想起《疽骨》何天佑獨自抽菸的那個畫面。
覺得家翰的眼神跟何天佑很像這點很巧妙,這個孩子身上同時有李志龍與何天佑的元素,兩個大人在他面前似乎都會有難以壓抑的某些情緒冒出來,有種他把兩人重新連繫起來的感覺。
何天佑之前去便當店的時候,櫃台都只有家翰,但03說之後孩子的監護權是歸給小娟的,只有便當店會給李志龍。那會不會以後的某天,何天佑想去便當店看家翰的時候,發現那個孩子已經不在,而在櫃檯的是李志龍呢...?



標題「白馬」與「箭」,覺得白馬就像年少時的兩人曾經追逐的理想和自由,但最後都被時間與現實的圍籬困住了,變得疲憊無力。箭則讓我想到「光陰似箭」,像您在10寫的「時間不在乎那麼多,就只是往前走。整座城市都在往前走。」時間一去不復返,推著孤馬一步步向前,不可逆、無法回頭。

雖然很沉重也很無奈,但孤馬其實沒有完全忘記17歲時的美好記憶,又還是有為結局帶來一點點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