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①人生角色是5/1

✦5爻習性:

喜歡關起門研究感興趣的事物、想像有趣的事
當行有餘力,才會透過自身專業,協助他人解決問題或社交
(本身其實不喜歡社交,只是要與人溝通也可以)

✦1爻習性:

喜歡深入研究任何感興趣的事物、透過學習解除不安全感
偏好安定環境,很需要穩固的舒適圈,不喜歡預料之外的問題發生
(可以透過敏銳觀察融入討論,但如果可選擇,其實不喜歡跨出舒適圈)

因此,旅人的人生角色,本就不喜歡浪費力氣,在與自身興趣無關的社交場合。加上後面的數字(代表身體無意識採取的行動,非頭腦所能控制)在1爻,對你來說,接觸舒適圈以外的事物、碰到預想外的刺激,帶來的衝擊會特別大。

由於本身設計就是如此,勉強自己接受根本不喜歡的事物,或故作沒事,反而會讓你更不舒服。

建議可以觀察和回想看看,是否確實是如此。

如果是,或許可在做足心理準備後,整理一下自介,說明自己不能接受逆或拆CP。必要時,也可能採取黑單方式避免互相雷到對方(但也同時提及:因此,能接受別人也黑單自己)。

畢竟在噗浪上,也有不少人會採取預防性黑單的做法。
只要有說明原因,大部分的人應該都能理解。


②定義是三分人

三分人意味著:有定義的能量中心,斷裂成三個部分。

所以會很需要透過與人互動的方式,橋接斷裂的地方,來感受自己的多樣性、產生不同激盪與靈感。如果一直閉門造車,可能反而會導致『什麼資訊都看得見,但卻不知道該從何處起頭』的問題。

✦而旅人能量中心連結的方式是

✧頭腦-邏輯中心
✧喉嚨-G -薦骨中心
✧直覺-根部中心

✦至於空白的中心是
✧意志力、情緒中心

其中,由空白中心帶來的制約,對三分人來說會比較大。

例如,旅人在「要做什麼才能帶來價值、取得社群認同」的部分,就會比較沒有概念。這也對應到您所說的,覺得同圈其他人好像滿努力在經營社群的,自己卻不積極交流或回應,是否會帶來誤解、被認為不領情?

這就是意志力空白所帶來的制約:
由於無法理解自身具備何種價值,當在做不到主流意識形態,普遍認同的事情時,便會產生自我懷疑。

又,心情受影響後,會久久無法平靜,則是空白情緒中心帶來的制約。

空白的中心,代表沒有穩定能量可以處理對應問題。所以情緒空白的人,平常沒情緒就沒有,一旦有情緒,就會非常劇烈,且相較於有定義的人,需要更多時間平復。

而對應的解決方法是:

1.不將別人的評價,或按讚、留言數,視為唯一的價值證明來源

可利用三分人容易與人連結、有多元興趣的特質,尋找除了創作之外的興趣,並建立與之相關的社交圈。分散風險,不讓自己只將專注力放在創作領域。如此一來,即便失去一部份的人脈,也會覺得不痛不癢。甚至也可透過擴充認知邊界,增加自己的創意與靈感來源。


2.多選擇薦骨有回應的事情來做

透過10-34通道專注的力量,頻繁進入心流(STEAM)模式,能夠減低因對外界資訊過於敏感,所產生的焦慮狀態。且,當生產者投入薦骨有回應的創作行為,能由衷對於「我完成了作品」這件事,感到滿足。

當一個顯生自然運作,對他而言,「完成作品」、「顯畫出他想看見的事物」,這就是他創作的起點。至於是否有人看見、是否有人認同、是否有人因為這個作品而和他社交,其實反而會成為次要(甚至壓根不在乎)的部分。


3.盡量只和信得過、三觀貼合的對象往來

因為情緒中心有49號閘門的關係,加上直覺中心有顏色,旅人能感受到『哪些人際關係,對你而言是互利互惠的』,哪些則不是。請相信自己的判斷,勇敢與那些興趣、價值觀明顯不符的對象,維持安全社交距離。

若感到某人的行為讓自己不適應,不必為對方找藉口,也無須一直從社會觀感層面自我要求。總之,先遠離就是了。多把時間用在那些,不需要花太多時間磨合的對象,而非勉強自己配合對方,對G中心有定義的5/1人來說,也是比較舒服的作法。


③通道分布多為個體屬性

請對照此篇(↓)文章,並參考附圖。
https://www.plurk.com/p/pc5rbz

您的通道多為個體迴路群(有3條),而個體人本就容易有豐富的覺知、容易感到憂鬱、具創意力,且相對不合群。所以,您所描述的現象,以您的設計來說,完全不奇怪。

反而這種,覺察很豐富,甚至因不能理解這些觀察到的現象,到底有什麼意義、需要採取哪些對應行動,進而感傷或煩惱,這正是個體人的日常(我也是,我有4條個體通道)。

同時,您又有一條7-31通道,這條通道我也有。
個人體感是,7-31通道雖然具備領導者(Alpha)的前瞻性與指揮能力,但必須在對的舞台,才能發揮他的眼界和實力。

當身邊人的調性與自己明顯不同,有這條通道的人,反而會明顯感到自己格格不入,不如歸去。幾年前,我在不對的地方從事創作,就有和您幾乎九成一致的感受。

後來的解決方式,就如同第二個標題所列出的那樣:

減少和帶來不適感的人往來,只做薦骨有回應的事情。
盡量只和薦骨產生肯定回應的對象,進行社交活動、深入互動。

由於這很需要時間去探索和練習,建議可參考我過去曾寫過的幾篇文章:

【關於薦骨是否有回應】
https://www.plurk.com/p/owa2hv
https://www.plurk.com/p/omh75j
https://www.plurk.com/p/p9rp2p

【關於7-31通道】
https://www.plurk.com/p/p3hl8y

如果有疑問,可以等閱讀和吸收完上述資料後,整理好問題再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