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關於塑造

寫到這,林梅有些猶豫。

「是這樣。」他複述,舉起手,將筆模擬成餐刀,輕輕地向下,像是裝模作樣的貴族,再舉起手,將筆模擬成菜刀,重重地向下,在深色的桌面上沒有留下明顯的痕跡。「還是這樣?」

一旁攤著的筆記裡寫滿了角色相關、劇情相關、呈現方式相關的字句,有些在下方被劃上了線,有些在中間被塗上不均勻的叉,他沒有寫到一半換隻筆註明的習慣,至少現在還沒有。

撐著頭,他看向紙頁上寫著「唐耀宇」,細項下有「默劇」、「蠶食鯨吞」、「不需要有特點,反而越簡單越好」、「設定背景的必要?」

作者需要知道觀眾不知道的事情,才能夠將這些好好隱藏起來,不去定義,要怎麼確認哪種程度的干涉對於自己來說是「塑型」?

這個過程對他來說是煩躁的,不喜歡。

但什麼樣的動作會更適合場景,是狼吞虎嚥,還是細嚼慢嚥,或許要分清是蠶食還是鯨吞?

沉思,他將「鯨吞」上標註了兩句「細節?」、「張力?」

「飢餓」、「期待」、「裸露」。

「不過寫個沒有動機的行為會被怎麼解讀呢?」喃喃自語,戲劇從來就不是由他主導的,而是每個人心目中對於「走向」的期待。

那麼如果,每個人的期待都相同,以一句「莫名其妙」概括……

挺不錯的,可惜不太適合情境。

記起來,下次寫。

——《第一章 分食》(目前還在寫

林梅其實很和善真的(我沒有被逼迫
只是單純覺得需要定義一件事是讓人感到厭煩的事,主要因為一些亂七八糟我還沒整理成文的內容,但對於現階段的他來說,他知道且認同自己作為編劇去定義一個基礎的「人設」是具有必要性的,雖然有時還是會依照這個特質做出一些無法理解的行為(如喃喃自語,但不太會因此做出過激的反應
btw其實只是我剛好寫到想來補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