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炎方的救贖——讀湯顯祖 《牡丹亭》

◎張曉風

憑依造化三分福
紹接詩書一脈香

──《牡丹亭》〈第二齣言懷〉


我不認識那個姓湯的

1564-1616
1550-1616

「上面這兩組數字對你而言有什麼意義呢?」我問一位年輕的學生。

「啊,不知道欸,難道是明牌嗎?喔,不對,明牌不該有64……」

「讓我給你點一下,這是兩個人的生卒之年。」

「唉唷!原來如此,四百多年前的人了,十六世紀欸,我哪裡認得他們!不過他們好像是一起死的,他們相差十四歲,是一男一女殉情而死的嗎?」

「唉唷,你也不要想像力太豐富啦!這兩個人都是男人,其中一個住在英國,一個住在中國。」

「英國的古人我只聽過一個莎士比亞。」

「哎呀,算你運氣好,那位老英倒的確是莎士比亞。而那位老中呢,他也是個編劇,我給你一個提示,他姓湯!」

「姓湯的我這輩子只認識兩個,一個是最近鬧著要辭職的國防部長,另外一個好像叫湯若望。」

「唉,你也太扯了!湯曜明還活著呢,而湯若望雖然是古人,他卻是個老外,而且還是個天主教傳教士。」

「可是,我只知道這世界上有兩個姓湯的呀!我又沒瞎掰。不像人家把『王文興』說成是王永慶的兒子。嘿嘿,他以為他是王文洋的弟弟嘛!」

「好吧,我告訴你好了,這個跟莎士比亞同一年死掉的中國劇作家叫做湯顯祖。」

「抱歉,我不知道這個湯顯祖。」他頓了一下,又為自己找了個理由,「像莎士比亞我不就矇對了嗎?人家是國際級的嘛!」

「哎,哎,你真以為老莎比老湯棒嗎?那只是人家的伊莉莎白女王比明神宗英明罷了,在國際市場上滯銷不代表產品壞啊!」

「哎呀,我其實有點不太知道你在說什麼了……」

2 他們的坐標

「從前,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國王……」

童話,常常是沒頭沒腦的,鬧不清是哪朝哪代的故事。而湯顯祖的《牡丹亭》卻正經八百的有其時空坐標。而且,幾乎還附上男女主角DNA血統書。

故事的時代坐落在南宋,地點在江西省的南安(現在叫大庾)太守第。這湯顯祖有一點點自私,這麼美麗的故事情節,他捨不得讓它發生在別的地方,便讓它發生在自己的故鄉。不同的是湯顯祖是臨川人,臨川屬於江西北部,南安屬於江西南部,這兩個地方的距離大約有一個台灣那麼長。至於女主角杜麗娘,她的父系祖先是杜甫,母親則是甄后的後代。至於男主角呢,是柳宗元的後裔。男主角另有一位姓韓的朋友,他是韓愈之後。更奇的是當年柳宗元筆下有位郭駝,他是位駝背園丁,他們家族從唐朝駝到宋朝,世代都駝,也都做園丁,且世代在柳家做園丁,柳家去了嶺外,郭駝也追隨而去。

其實,整部《牡丹亭》裡的人物都在「重生」。杜家重生,柳家重生,韓家重生,甄家重生,郭家重生……,藉著後代,孳衍不息。所以,杜麗娘能重生,好像並不奇特。

大部分讀《牡丹亭》的人會被杜麗娘的「死忠」(真的是以死來忠)嚇到,忍不住為她的專致鍾情而淚下。但我讀《牡丹亭》卻為另兩個字而癡迷,那兩個字是:炎方。這兩個字出現在第二齣柳夢梅一上場所念的詩句中:

寒儒偏喜住炎方

我對炎方兩字癡迷,是因為那兩個字是「熱帶」的意思。而熱帶,不正是我自小被命運安排,所一直定居的地方嗎!

炎方兩字並不是湯顯祖叫出來的,它早就存在了,在唐詩裡,有下面這樣的句子:

柳宗元〈南中榮橘柚〉:「橘柚懷貞質,受命此炎方。」

司空曙〈送鄭明府貶嶺南〉:「莫畏炎方久,年年雨露新。」

李紳〈紅蕉花〉:「紅蕉花樣炎方識,瘴水溪邊色最深。」

雍和〈郊廟歌辭〉:「昭昭丹陸,奕奕炎方。」

賈島〈送人南歸〉:「炎方饒勝事,此去莫蹉跎。」

賈島〈送人南遊〉:「蠻國人多富,炎方語不同。」

杜甫〈……戲呈元二十曹長〉:「衰年旅炎方,生意從此活。」

當然,提到炎方,也有說壞話的,例如:

沈佺期〈赦到不得歸題江上石〉:「炎方誰謂廣,地盡覺天低。」

盧綸〈逢南中使因寄嶺外故人〉:「炎方難久客,為爾一沾襟。」

于鵠〈送遷客〉:「遍問炎方客,無人得白頭。」

白居易〈夏日與閑禪師林下避暑〉:「每因毒暑悲親故,多在炎方瘴海中。」

李白〈古風〉:「炎方難遠行。」

對唐人而言,雖然廣大的帝國版圖早已延伸到豐美的南方,但南方仍是瘴癘之鄉,它或許是美麗的,卻和蠱惑和死亡和腳氣病和卑溼……來聯想。

然而,南方持續豐美。

長江在流,岷江在流,沅江資江湘水在流,漓江麗江在流,珠江在流、閩江在流,……南方持續豐美。

橘柚溢芬,荔枝傳香。鮫人在月下泣珠,東海龍王忽然成了新任的財神,坐擁一切海上的資源。沈萬三從家中的後門水巷出發,小船換大船,他便挺進天涯,比陶朱公走得更遠,於是有人傳說,他擁有聚寶盆。

南方持續豐美,海洋的藍色暖流為黃河輸血,南方持續豐美。

在湯顯祖的筆下,杜甫的後代不再隸籍河南,杜麗娘為自己造像時說的是:

「如果我不為自己畫一張相,有誰會知道會思念西蜀杜麗娘的美貌呢?」

她和她的父親把杜甫一度流浪逃難的四川當作了新的故鄉。

南方,南方持續豐美。

而柳夢梅,在祖先一度被貶的兩廣炎方,在記憶中遭詛咒的流放之地,在豐美的果園中他成長了。上場詩中他說:

憑依造化三分福

紹接詩書一脈香

在遙遠的南方,在陽光和花香的祝福下,文化被傳承,夢想被認可,美麗的故事在醞釀,傳說如風雷隱隱成形,神話剛裂地而出,旋即聳然入雲。

於是他們各自站在他們的時空坐標,在最混亂的年代,當戰爭和流血侍立在身邊,他們卻各自坐落在自己的新故鄉。他們沒有依傍,有的只是春天裡的一株燦如黃金的垂柳,或一樹開瘋了的梅花,以及一座不知「當今是誰家天下」的又荒涼又華美的園子。如果人間還有什麼可依賴的話,恐怕也只像「慾望街車」中田納西威廉藉女主角說的:

「我總要信任陌生人的善意。」

對,到後來愛情成了最終的信仰,杜麗娘和柳夢梅,各自信任夢中初見的陌生情人的真意。

「噢,你也在這裡嗎?」


這是張愛玲形容亂世愛情的一句悽涼的話。世界紛擾,個人的命運可以由雲端落入泥淖。但在某個春天,薄暮,某個身穿月白衫子的美麗女子,站在自家後門口,桃花開了,她手扶桃樹。然後,男孩走來,跟他說了那句話。後來,命運將他們分開了,他們一世未曾再見面。但那三分鐘,在她的生命裡卻已成永恆。直到晚年,她總是想起那黃昏,以及那與她驚喜相逢的男子,以及他說的:

「噢,你也在這裡嗎?


杜麗娘、柳夢梅,他們交集在同一個時空坐標點上,他們是彼此夢中最美的幻象。

「噢,你也在這裡嗎?」

於是,他們相愛了。也許相逢,也許不相逢,也許局部相逢,這些都無礙於相愛。當有人愛上了某人,某人甚至不需要有名字,他的名字就叫做「我愛」。

3 然而,她在嶺北,他在嶺南

自從在夢中遇見那溫柔的男子,杜麗娘忽然意識到自己生命裡有所欠缺有所不足,而在遙遠的炎方,卻有鬱勃蓊茂的生命正等待與她相遇。於是她渴望被點燃,被浸染,她渴望把自己解體並重組。

而柳夢梅也開始立即收拾行裝,他知道自己必須出發,如鮭魚之洄游。去探索他的原鄉。如信徒之朝聖,如考古隊走入巖穴,他知道這段旅程非去不可。

在長期焦慮無望的等待之餘,杜麗娘因渴望而死去。

柳夢梅卻翻山越嶺而來,在梅嶺,他驚遇嶺南的梅和嶺北的梅,南梅先開,北梅後開,卻同樣潔白美麗。石砌的古道,砌成某種圖案的屬廣東,越一步,另種圖案,已是江西。跳過江西,就算中原地面了。

嶺上天寒,柳夢梅一路行來,便病倒了。

曾經,柳夢梅在嶺南,杜麗娘在嶺北。然而,此刻,柳夢梅到了嶺北,杜麗娘卻已仙去。柳夢梅並不知道他失去了什麼,他只知道自己莫名的失落。

柳夢梅病倒,這來自炎方的男子多麼不慣北地的風霜啊!炎方持續豐美,而柳夢梅在大庾嶺上,在梅關,彳亍前行。在這自古以來通南往北的大道,他想著,這裡曾走過多少洄溯者的腳步啊!

曾經,六祖惠能走過這條路,他要去的地方是湖北黃梅寺。那時他是多麼年少啊,只因家貧,必須養老母,他砍了柴去賣。當他把柴擔到旅店送給客人,而後,恭敬的倒退著步子離開,忽然聽到奇特的聲音,他不知道那是什麼,只知道如聞天音。山泉流過漱石,涼風吹過飽含明月的松林,也正是此聲。這是什麼?是誦經,有人告訴他。然而什麼是「經」?五祖弘忍那裡有經。五祖弘忍人在哪裡?在嶺北。要走幾天可到?走三十幾天。奈何我家有老母。我為你出十兩銀子安家,你去吧!於是那砍柴少年便一路直奔黃梅而去,成就後來一段大因緣……。可是,惠能當年也為此梅花驚豔嗎?他也坐此山石,為遠方的神祕經書而氣血翻湧嗎?他會在寒風中思憶柔煖的炎方世界嗎?

我今告訴親朋我是為考試而來,經書我自有,然而我果真為科舉而來嗎?好像不是,我是為生命的奇遇而來,我為發生而來,我為回到先人的腳印而來。六祖惠能曾帶著大喜悅、大驚訝攀此山涉此水,並終於帶著大徹悟而歸。我今越此大庾嶺,跨此梅關,走此天塹,我何所求,生命又能何所求……。

4 如果你呼叫我,

我將跨越冥河而來

杜麗娘的肉體僵冷,靜臥在老梅樹下。杜麗娘的魂魄悠遊,在花徑的落英和蒼苔間。

中原的大地肅穆莊凝,然而它沉沉睡去,如杜麗娘。也許懷著猶溫的心,卻不再能息視人間。

如果有人能斬開荊棘救回沉睡百年的睡美人公主。如果有人能循著昔日歌聲的小徑找到中毒的白雪公主,並且將之喚醒。那麼,有人能喚回杜麗娘如喚回一整個民族的生命力嗎?

炎方,豐美的南國,會是肅穆莊凝的后土的救贖嗎?柳夢梅來了,然而柳夢梅感了風寒,曾經是河東(今山西)人士的柳家,如今是嶺南人了,嶺南人受不了嶺北的風,至少一時之間受不了。

啊!嶺南,曾經是河北人之子的六祖惠能,因為父親遭貶嶺南,而終於被人看成嶺南人了。出身河東柳家的柳夢梅,如今也是嶺南之人。後世還會有個嶺南人孫中山,他們都是一些努力去叫醒別人的人。

救贖,會自南方來嗎?英雄,會自炎方來嗎?那豐美的南方。當時湯顯祖不太了解台灣,他的地理認知到嶺南而止,但有一件事他卻不知不覺說對了,炎方是救贖,豐美的南方是救贖,救贖的英雄也來自南方,與世界接軌的南方,因一艘船而走天涯的南方。而南方可以是嶺南,可以是香港,可以是台灣。

也許,所有的親戚都以為柳夢梅是過大庾嶺,去赴科舉了。然而,唯他自己知道,不是的,他曾承諾於生命的,不止這麼少。生命要求於他的,也不止這麼小。必有更神聖巨大的任務,那是什麼?他也不知道,但他知道如果自己完成了那項任務,便也會附帶完成了自己。

「如果你呼叫我,我就為你跨生越死,為你而重履人世,我會褰裳涉水,離開冥河。」

度阡越陌,攀山涉水,過大庾嶺,走梅關,柳夢梅終於知道,能去愛一女子,竟是身為男人極偉大的正業。

請你來,來叫醒我,我僵冷,我枯索,請你以你來自炎方的豐饒腴美來潤澤我、復甦我。然而,你又必須先愛上我,因為冷冷的呼叫只會令我更冷更灰。只有愛,才是無邊的法力,才是超生越死的仙術。所以,真的,你必須先愛上我,憑一幅畫,憑畫中藏寶圖一般的眼波和笑靨的描繪,你必須被鉤起我們共同的夢中的記憶,你必須想起我依稀的眉目和呼吸,你必須想起你對我的愛,我才會回應你的呼喚。踏著星光和花香而來。

《牡丹亭》故事極單純,不過是一個年輕的男孩和女孩生死以之的愛情。然而又極複雜細緻,因為「來自炎方」的一切是如此迷人,如神話。

如果你要問我「炎方」兩字果真如此令我動容嗎?我會說,是的,南方溫暖而華美的體質使我著迷,救贖會來自豐美的炎方。但是,如果沒有可供救美的杜麗娘,來自炎方的柳夢梅又有什麼情節可言呢?

原刊登於【2004-05-04/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收入於散文集《玉想》,頁238~頁248,九歌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