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迎合影像化的改編
腳本:矢島 / 製作人:稻垣、今安

稲垣: 如何呈現波多野這個角色,是打造劇本時的一個重要關鍵。

在原作中,其實並沒有8年後的重逢這一段,而是嶌像個偵探一樣,一步步地與波多野的妹妹芳惠一起蒐集線索。那段採訪也作為前半部分的懸念被巧妙地編進小說裡,是原作的一大亮點。但如果只有嶌在行動的話,畫面上就缺乏趣味性,因此我們一直在思考該怎麼處理。就在這時,矢島提出了讓五人重聚,並且以影像形式呈現波多野的存在。這個提案不但構成出色,也創造出只有電影才能帶來的大場面,讓我鬆了一口氣。

今安: 不只是在視覺上很棒,內在層面也很深刻。您當時說過,大家能夠聚在一起,在六人團聚的空間中面對過去的8年,這件事本身就有意義。

矢島: 對於這一點,我有種「抓住了」的感覺。因為那是原作裡沒有的,也成為這部電影的主要事件,我覺得很慶幸。

稲垣: 而且對於時間流逝的真實感,矢島也呈現得非常自然。像是矢代在8年前稱呼嶌為「衣織醬」,但8年後變成「衣織小姐」,那種生疏的語氣,這些8年間的變化都被很巧妙地融入2小時的片長裡。六人在參加團體討論前逐步建立起關係的過程也很精彩。當時我們其實還有一個版本,是讓大家去海邊合宿(笑)。因為袴田在社團裡有一棟別墅,所以他們就在那附近的海邊玩鬧。那種安排可以讓他們在短時間內打成一片。

矢島: 的確有過那種提案(笑)。但如果要詳細描寫關係建立的過程,篇幅就會變得很長,所以我一開始也提出了電影直接從團體討論開始的版本。

今安: 那種結構也有它的趣味。不過最終還是覺得應該在前面好好描繪六人之間建立關係的過程,把他們之間的關聯性呈現出來比較好。

稲垣: 在描寫他們準備參加團體討論的過程時,也要讓觀眾真切感受到,這六人能夠進入Spiralinks這家熱門企業的最終面試,是因為他們都是有能力的人才。而說到這一點,就不得不談到波多野。我們特別強調他在準備過程中主動提出想法,拋出好球,獲得肯定。要說劇本製作中最大的難題之一,就是如何塑造波多野這個角色。

今安: 是的,必須賦予他做出那些行為、留下那些東西的動機,讓人信服才行。

稲垣: 畢竟他做的事非常神秘,如果不能讓觀眾覺得「這樣的人或許會這麼做」,那大家就無法對波多野產生共鳴。所以我們讓波多野變成一個非常直率看待人的角色。原作中關於「月亮的背面」這句話是由嶌說的,但在電影裡我們讓波多野來說。思考這句話該由誰來說最合適,最終我們認為就是波多野。

矢島: 那一點我們也討論了很久。

稲垣: 此外,九賀的描寫也很重要。雖然他最終成為所謂的「犯人」,但我們必須賦予他人性。原作中有描寫他自然地關心行動不便的嶌,但這次電影並沒有觸及這部分,因此我們選擇深入描寫他與前戀人原田的過去。在他為何寫出並執行那封檢舉信的動機方面,也做了許多工夫,避免讓他變成一個只是「走火入魔的傢伙」。矢島導演賦予他過去一直被創傷所困的深層人性,再加上佐野勇斗在演技上的詮釋,我覺得這讓九賀的行動更有說服力。

今安: 九賀的行為也可以說是出於年輕氣盛。這一點我想原作者淺倉老師也非常重視。畢竟這部作品是藉由就職活動來描寫年輕人的成長,所以若不能好好呈現他們8年前的未成熟,那這就不再是一部關於「透過就職活動講述成長」的故事了。即便是懸疑劇,這樣的基礎也不能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