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 「記敘文寫作」記敘文要有清晰的脈絡:雙線索的搭配使用 2018-08-22 由 樂學語文 發表于文化 能夠貫穿全文,使文章渾然一體,使結構完整嚴謹,這是明線。暗線,則是與明線共同貫穿全文,也為抒發的感情找到了一個很巧妙的切入點。但有時會有雙線索,即兩條線索相輔相成,既處處相關聯,又看似毫無關係,是文章線索的難點。只有把握好文章的線索,才能疏理文章,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只有學會閱讀,學會尋找線索,才能發現其中的奧秘,讓寫作成為一種興趣! (一)雙線索的特點 線索是構造藝術作品的一種藝術手段,是為了作品結構的完整統一。實際上,除了抒情作品和一些內容、情節極其簡單的敘事作品外,很多作品都不只有一條線索,而是靈活、巧妙地運用多重線索。我們常常把只有一條線索的作品,稱為單線,如朱自清的《背影》;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線索的作品,稱為複線。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線索的作品中,主要的線索一般只有一條,叫做主線,其餘叫副線,是圍繞主線展開並服務於主線,副線可以貫穿全文,也可以局部點綴。線索除了主線和副線的區別外,還有明線和暗線之分。如,《藤野先生》一文就有明暗兩條線索:一條是魯迅先生與藤野先生的交往,屬於明線;另一條是魯迅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屬於暗線。總之,閱讀記敘文時,找出文章的線索,有利於理順文章內容,掌握文章結構,理解文章主題。 (二)雙線索的運用 敘述線索的主要作用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第一,就文章結構而言,線索可以使文章內容更有序,更集中。第二,就文章表情達意的功能而言,線索是作者思路的體現。由於貫穿全文,因此線索本身常常凝聚著文章的思想感情,甚至帶著象徵意義。文章內容的複雜程度不同,常用的線索類型也有所不同。文章內容多、篇幅長,往往使用情感等不太具體的線索,而且常常設置雙線索。如,《水滸傳》中「以生辰綱的爭奪」為中心事件,採用雙線結構;官府明線賣棗,暗線送鏢;梁山明線賣酒,暗線劫鏢。 記敘文寫作要設計兩條線索:敘事線索和情理線索。一般地說,敘事線索是明線,情理線索是暗線。敘事線索是交待事情前因後果的路徑,情理線索是作者抒情議論的路徑。注意敘事線索和情理線索的設計,處理好明線和暗線的關係,敘事就有了內在的發展規律,情理就有了自然的表達與推進,這樣,文章才具有感染力。 如,魯迅的《藤野先生》敘事線索是「我」與藤野先生的交往(相處、相識、離別),情理線索是作者的愛國主義感情。記敘了作者留學日本的生活片斷(所見、所聞、所感,與先生的交往),讚揚了藤野先生正直、熱誠、工作認真負責,沒有狹隘的民族偏見的高貴品質,抒發了作者對藤野先生深沉的懷念之情,洋溢著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感情。 記敘文的線索可以串起事件發生、發展過程的人物、事物、時空或情感等,是串聯文章全部材料、推進文章內容發展的一條「紐帶」。通過它,我們可以把一些相關的人物、事件、場面、環境、細節等有機地組織在一起,使之成為一個整體。記敘文的內容、文體特點、寫作意圖等都會影響線索的安排。 在一些較為複雜的記敘文中,線索往往不是單一的,為了更好地表現主題,作者還會採用雙線結構,即在敘事過程中設置兩條線索,分敘兩件事,彼此映照、對比、交叉、重合,從而更好地傳情達意。同時這兩條線索便於拓展作品的廣度和深度,彰顯出作者不同於平常的匠心,也會使文章顯得豐厚深刻,獲得讀者的認同。雙線結構常用的有明暗式和並列式。 明暗式是最常見的雙線結構。情節的發展以一條線索為明線,另一條包容其中的為暗線。明線是能夠比較明顯看出並貫串文章始終將文章聯繫成為一個整體的脈絡。暗線則是被明線所包容,陪伴明線而又相對隱蔽,需要通過分析才能看出。如,在歐·亨利的《最後一片葉子》中,以瓊珊的病情為明線:瓊珊病倒→瓊珊病重→瓊珊病危→瓊珊病情轉好→瓊珊脫離危險,與此相對應的是老貝爾曼的行為作為暗線:貝爾曼得知瓊珊病情→貝爾曼畫常春藤葉→貝爾曼生病→貝爾曼被送到醫院→貝爾曼在醫院去世。小說以最後的一片常春藤葉將兩條線索連接,讚美了窮藝術家之間相互幫助的友誼,突出地刻畫了一個捨己為人,以自己的生命創作出畢生「最後的傑作」的老畫家的形象。此外,如魯迅先生的《藥》也是使用明暗式線索的典型:明線是華老栓一家,暗線是夏瑜一家。 並行式結構中連綴文章的兩條線索往往是並列存在平行發展的。文章中出現的兩個事件具有同等地位,它們或是同向映襯或是反向對比,藉助兩者間的關係共同指向文章中心,更強烈鮮明地表現文章主題。如肖洛霍夫的《一個人的遭遇》,主人公索科洛夫的經歷線索(受傷被俘→成功逃亡→妻女炸死→找到兒子→兒子犧牲→領養凡尼亞→出了車禍)和情感線索(激動極了→穿心的悲痛→喜氣洋洋→埋葬歡樂→心變得輕鬆和光明→悲愁的心)是並排而行的,由他的經歷和情感,共同表現出前蘇聯人民在衛國戰爭中的堅強,揭露了戰爭給人的生活、心靈造成的巨大的創傷,控訴了戰爭的罪惡。雙線交錯運行,彰顯了作者匠心。我們在安排線索時,一定要有利於主題的表達,使文章各部分內容有機地聯繫起來,從而使文章思路清晰,中心突出,事件有波瀾。 (三)舉例及點評 名作欣賞 海龜 張抗抗 D有一個可愛的3歲女兒,對女兒一向有求必應。他的工作單位離家近兩小時路程,為了減少往返,他總在周末才回家。每次回家,女兒在晚上臨睡前必要讓他講個故事。一年過去,什麼大灰狼小白兔,他肚子癟癟塌塌早已被搜刮乾淨。 女兒卻不肯善罷甘休,抱著他的膝不肯上床,連妻也哄她不好。 他滿心焦慮。雖是周末,晚上他還得趕寫一篇文章,研究所的頭兒親自點名讓他在一個學術會議上發言,他將有機會在同行面前充分展示自己的實力與才華。 「爸爸講故事呀。」女兒糾纏不休。 講什麼呢?他真沒有時間。發言關係到對他實際水平和個人價值的確認,聽說很快就要評職稱了。 他突然記起在當天報紙上看到的一則趣聞。當時無意瞟了幾眼,現在倒可以用來對女兒濫竽充數一番。 「從前,在一個海島上……」他開始儘量耐心委婉地對女兒娓娓道來。「那兒的人家家戶戶養著一種大海龜。海龜像一隻小桌子那麼大,有很硬的殼和很粗的爪子。那個海島上沒有汽車,沒有自行車,也沒有小毛驢,這個人要到島上另一個人家去串門,就騎著海龜去。海龜最愛吃大香蕉,它的主人就坐在海龜背上,用一根細杆子拴上一根繩,香蕉就懸在海龜腦袋上,離它只有幾步遠,海龜想吃香蕉,就開始往前爬,可它一爬,那背上的人手裡的香蕉也往前走了,它怎麼也夠不著,於是它就拼命往前爬,它爬香蕉也爬,就這樣它背上的人就順利到達了目的地……」 女兒不知什麼時候已睡著了,腮上掛著淺淺的酒窩。 他連續晝夜伏筆奮戰。發言很成功,獲得大家的好評,文章將被收入當年的年會專集。 有人私下議論,說他雖然是助研,實際上相當於副研究員的水平。 轉眼又到了星期六,他去幼兒園接女兒回家時,才想起這一星期忙得昏頭昏腦,竟然又忘了給女兒準備故事。 出乎他意料,女兒臨睡前忽然對他說:「爸爸,今天你還講那個大海龜好不好?」 他鬆了一口氣,卻納悶女兒何以對這大海龜如此感興趣。 「……就這樣,騎著海龜的人順利到達了目的地。」 他敷衍了事地講完了故事。他發現自己根本沒有同女兒親近的情緒。他心裡實際上還在惦著自己的職稱。如果這次能評上副研,他一家三口就有希望分到一套兩居室的住房,工資也可增長几十塊錢,這可是個不小的數目。昨天上頭又給了他新的任務,他必須在一個月內,評出一部有關w理論的200頁的專著,三個月內編出一部新的辭典,六個月內與人合寫出一部有關w理論的評述……他不知道他如何才能做完這些事。 「那騎海龜的人到地方了以後,到底怎麼樣了呢?」女兒竟然破例沒有睡著,眨著黑葡萄似的眼睛看著他問。 他說:「騎海龜的人到地方了以後,就把海龜整個兒翻過來,一翻過來它就不能逃跑了,只能乖乖等它的主人去辦完事,再把它翻回來騎它回家。」 女兒似還要問什麼。他不耐煩地拍拍她的腦勺,把她交給了妻。 為了不受干擾地在規定時間內全部完成以上任務,真正奠定他在學術界的地位,他索性把鋪蓋搬到了研究所,黑夜白天泡在圖書館資料室里,不這樣做就對不住自己也對不住領導對他的信任。一個幾百人的研究所,老的老,小的小,真正能頂用的還是他這樣的中青年骨幹。但無論怎麼辛苦,他覺得前面總還有個盼頭…… 半年後他第一次疲憊不堪地回家:心裡如釋重負。女兒見到他,目光轉向媽媽,那句話沒問出來:這個人是誰呀?臨睡前,破天荒第一回並不纏他講故事,大眼睛骨碌碌轉了幾回,終於問:「我想起來,上次你講的大海龜,後來到底有沒有給它吃香蕉呢?」 他一愣,含糊回答可能是給了。女兒卻不滿意,又問他到底給了幾個,他說一串,女兒又問是不是每次都給,他茫然…… 星期一上班得知職稱名額已定,他因年限不夠,沒有希望晉升;工資不動,住房當然暫時也不能動了……他感到渾身骨骼疏鬆…… 不知怎麼他想起了那隻海龜,他如果告訴女兒,人並沒有把香蕉給海龜吃,對女兒來說未免太殘酷了,他不忍心。 佳篇品讀 諒解 「我諒解你。」這個熟悉的聲音再度響在耳際。 「諒解」,「諒解」?我怎能諒解自己?! 三年來,我每天都在懺悔,然而,我的心也沒有一刻不受譴責,小稚,你為什麼如此寬容;小稚,你又為何走得如此匆匆?小稚,初中入學的第一天,你就坐在我的身旁,當我從你的書上看到你的名字「梅稚」時,你那樣地微笑著注視我,然後問我的名字。當時的我卻瞪著你,扭過頭,充耳不聞。小稚,家庭的破裂使我變得怪僻,你能諒解我嗎? 噢,小稚,你諒解了我,每天來到教室,你都那麼熱情地招呼我,也許我過分矜持,每次你都帶著淡淡的失望坐下。每天放學,你又是那麼熱情地攜起我來,約我同行,但我卻不止一次地甩開你手,寧願將自己沉入孤獨。七歲與母親分離使我落入孤獨的深淵,小稚,你諒解我嗎? 噢,小稚,你諒解了我,你從我的舉止意識到我的孤獨,你從老師那兒認識了我的家庭,你沒有冷落我,諒解了我對你的冷落。寒假,你約我去溜冰;暑假,你約我去游泳,儘管一次又一次,我拒絕,但你那朋友般的情懷依然存在。就這樣,小稚,我們度過第一年。 記得嗎,小稚,初二的一節習作課,老師讀了我那篇《家》,童年的悲慘分離,父母天各一方,往事歷歷,盡數披露在你的眼前。聽著聽著,小稚,你竟落淚了。知道嗎,小稚,我的心第一次被你感動。接著,你的習作也被讀了,小稚,你的作文寫得比我好得多,全班同學的脈搏都隨你的文章在有節奏地跳動,方才還在為我那一點可憐的「作文天才」而驕傲的我,相形見絀,我真該為你鼓掌。然而,六年孤獨帶來的副作用——氣量狹小,在我心中形成對你的新的牴觸,或者說是下意識的嫉妒,將我原先對你的一點感激全然抹去——我將你看作「敵人」!因此,當下課時你充滿深情地向我表示安慰時,我竟說你是「偽君子」,「假慈悲」。看到你那一張受傷的臉,我那扭曲的心在惡毒地狂笑。小稚,你能原諒我嗎?不,小稚,我不值得你諒解! 然而,小稚,你那麼寬容地,又一次諒解了我。初二下半學期,上海市舉辦初中作文競賽,學校派你我兩人前去參賽,本來,我是決不夠格的,是你,小稚,在老師那兒那樣堅決地為我爭取。我該感謝你,但我沒有表示,六年來的孤獨早使我忘卻了人間仍有愛。比賽揭曉,你一等獎,我三等獎,當你興高采烈地向我祝賀,嫉妒的心又一次使我放開你的朋友般的友誼之手。小稚,你能諒解我嗎?噢,小稚,我確實不值得你諒解。初三畢業前,我們一起去報考交大附中,突然有一個惡魔般的主意產生在我的腦海。我奪過准考證,對你說明天早上來叫我一同赴考場,你那麼高興地答應。第二天,我獨自離開家,並在門口寫了一張讓你稍等的紙條,這個惡毒的玩笑正是我前一天醞釀的。坐在考場內,我盤算著玩笑可能帶來的後果。然而,一場考試完畢,小稚,你竟沒來! 小稚,最後一次見你,是在醫院的病床上,當我得知你是在匆忙趕向考場的路上被車撞傷時,我好悔!我遷怒自己,懲罰自己,願意以任何代價換取你的諒解。 「我諒解你。」躺在病床上的你對我說了這四個字,我像遭雷擊一般跪倒在你的床頭,我大哭。小稚,你抬起頭,重複著四個字:「我諒解你。」一個星期後,小稚,你去了,甚至沒來得及摸一下報考高中的志願表,你留給我一片深愛和四個字:「我諒解你。」「諒解」,「諒解」?我怎能諒解自己?! 知道嗎,小稚,你去後,我變了,我用全身心去愛每個人,這是你教會我的。 諒解,或許有一天,或許? 點評 在《海龜》這篇文章里,有兩條線索,爸爸給女兒講海龜的故事是明線,爸爸評職稱的過程是暗線,爸爸與海龜命運的交匯重疊是高潮。這種雙線結構,非常機智而又犀利地展示了文章的主題,給人以藝術的震撼。試想,文章如果只有一條線索,不論是明線,還是暗線,還能收到如此震撼人的效果嗎?雙線結構的寫作,往往是心中已經有了一條明線、主線,這時再考慮為了使主旨得到更集中、鮮明的表達,也為了使文章內容更豐富、充實,再設計一條暗線。明線、暗線或平行,或一前一後,迂迴而行,最終在某一點上交匯重疊,而這一點正是設計的高潮點,文章從此戛然而止,給人以回味與思考。 《諒解》使用複線結構。作者精心安排一主一副兩條線索:主線,兩人的交往史,從隔閡開始,一次又一次地「你」諒解「我」,而「我」不諒解自己;副線,「我」的一條思想、性格的變化線,從怪僻、矜持、嫉妒、「惡魔般的主意」,到最終自我懺悔,意識到要「用自己的全身心愛每個人」。兩條線索交互滲透映襯,最後在梅稚車禍中交織而形成高潮。一個冰清玉潔、寬容大度的女孩形象呈現在讀者面前,「我」在梅稚的「教誨」下也完成了思想性格的「突變」。 (四)需要注意的問題 設置兩條線索不能平均用力,而只能讓一條線索成為正面展示的明線,讓另一條線索成為虛寫的暗線。區分出明線和暗線,才能在文章里集中力量寫好正面實寫的情節,而讓虛寫的作為映襯、對照的情節來從暗的方面增強明線的主題內涵和藝術信息。 在設置了明線情節和暗線情節之後,要特別講究兩條線的交匯。明線和暗線要在一個巧妙的點上發生對接和交匯。對接和交匯的目的,主要在於使作者作正面傳達的情節爆發出它本身並不具備的藝術內涵。精心地設置兩條情節線索的交匯點,將使兩條情節互相襯托,互相對照,輝映出兩條情節各自並不具備的藝術內涵。 不論是明線,還是暗線,都是與主旨高度吻合的內容,只有明暗之分,沒有輕重之別,它們共同展開情節、詮釋主旨。同時雙線貴在交融和諧,切不可各自為政,游離於文章表面,而不具「雙線」的真正魅力! |
Direct link: https://paste.plurk.com/show/iNxnXoNv82EdwM7Dd1g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