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從Part 1開始就很喜歡噗主的寫的對話,追完之後更能感受到時間線事件和情節設計前後呼應,至今多刷數次都還會發現上次看時沒意識到的安排真的超驚喜。*要是天氣好就去見你,要是見到你不是很好嗎?*如今的謝雁行難以承受來自謝星河看似簡簡單單的親情、無法體諒沒有人性的哥哥愛他。他只能怨懟地想謝星河分明不在意,為什麼要以似是而非的言行害他也放不下不切實際的、和好如初的希望。總覺得謝雁行知道卻不願認知到的,是哥哥在他身上耗費的心力確實不合成本也不合理——因為謝星河在他身上花了那麼多時間,他才絕望式地在謝星河心中佔了舉足輕重的一席之地。

看謝雁行認為自己不是個好人,或許也是想著他還沒來得及向謝星河道歉。當年出國前被父親囚禁的時候最後一次見面的惡言不是他的真心話、他不是真的討厭他、不是真的想要他死。但沒說出口的話到後來越來越難以開口,甚或是隱隱希冀著要是謝星河信以為真自己也樂得輕鬆。另一方面他卻比誰都明瞭,那句話真心與否對謝星河來說恐怕沒有差別。於是他怨這種沒有差別、怨自己無能為力,轉頭又怨為什麼謝星河不能跟個正常人一樣。

雖然謝雁行沒有、也不會和謝星河回謝家,卻在故事的尾聲像是和那股消不去的怨恨和解似地,對謝星河說出了一句簡單的「到家了」。雖然無從得知真相,但作為讀者不免想:謝星河一盤橫跨多年的大棋,恐怕也早已算到了這形式上「和弟弟一起回家」的一著。

對於和謝星河一飯一宿後已然能淺笑著提起太妃布丁的謝雁行來說,過去的陰影應該仍然是散不去的。對謝星河的幻滅導致他最劇烈而最長久的一次叛逆期。他的童年記憶被污染了,日後想起大概也避不了陣陣的鈍痛。但至少他稍微能坦然面對這件事,如同幾年來的四月二十九日終於放了晴,必然分道揚鑣的兄弟倆依然能找到共處的方式。何況是他鬆手讓最能和謝星河一了百了的機會溜走了,要轉而和自己的情緒妥協總歸是他活該。而謝雁行的第一步便是不再去否定當年哥哥分甜食給自己吃的心思。以正常人的標準來看,謝星河或許不在乎、不關心、更甚者並不愛他(懷疑謝星河根本缺乏這樣的機能)但謝星河對他投注的心力確實是獨一無二的。從前因為謝星河沒能像個正常的哥哥一樣愛他,謝雁行只能像個不正常的弟弟一樣恨他,但既然愛的形式能被謝星河扭曲如斯,謝雁行對他的恨又何嘗不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