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解答來囉!

你今年容易踩的坑•第一組:卸下心靈的重擔
🎴🪄:
養小眾寵物/抹茶綠/撲克牌/麵包三明治/櫻桃/家裡有綠植/舉棋不定/徹底結束/金融投資/戴耳機聽歌/短髮/雞肉卷/時間管理大師/戲腔/DJ

-
🎏
第一大坑,內心力量的缺失。你心中或許盤旋著一些歷史遺留的困惑,理性與感性不斷打架,有種莫名的內耗感。
🎏
人生如棋,落子無悔。對明知已經結束的關係和事項,莫要浪費心神,已沒有轉圜的空間。可以難過、遺憾,但你終究要向前走。你不只活這一個瞬間,還有更值得的人和事等你挖掘。他們只適合陪你走一段路。
🎏
你進進退退,走走停停,不停的自我耗損,又不斷的為自我耗損而再耗損。你在用對抗災難的方式,消耗建造陸地的力量。這個世界遠比我們想象的要遼闊得多,允許自己犯錯並吸取教訓,不要盲目批判否定。讓過去過去,讓未來到來,一切沒有你想得那麼嚴重。
🎏
第二大坑,理想與現實的脫節。
🎏
提醒你計劃的一切都要建立在實際基礎之上,而不是隨心所欲想當然。你有時會對一些營銷出來的海市蜃樓著迷,容易激情消費。但即便沒擁有那些東西,你也能過得很好。
🎏
你的某些慾望和野心超出了當下的能力範圍。導致在面對挑戰時格外焦慮、手忙腳亂,原本優勢的局面因為拖延、急躁而陷入被動。你心裡負擔太多了,都把自己逼到牆角去了,動作自然跟不上節奏。一定要注意內在的協調性,勞逸結合,慢慢來,不要拔苗助長。
🎏
第三大坑,用蠻力達成需求。
🎏
你有很強的自我意識,這是一把雙刃劍。好處是你始終忠於自己,力量使對地方能拿大結果;壞處是容易過度依靠自己,拉不下臉利用身邊的資源。你願意一切靠自己,這很好,但有時候也要懂得借力。成功不是靠你在所有問題上都拼死拼活,你會累死的;而是要把有限的資源分配到利用效率最高的地方,讓這股巧勁發揮作用。記住,不要太獨斷專行。
🎏
另外,你需要簡化目標,讓自己輕裝上陣。不必要的慾望是一種負擔,不要在花花世界中迷失自己。你需要讓自己明白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其他隨緣就好。
🎏
這是挑戰,也是成長的契機。
儘管忙碌,但一定有所作為。
🎏
“如果人自信地朝著夢想的方向前進,努力去過上他事先設想的生活,他將會取得普通人想象不到的成功。”
🎏
願你:
心如明鏡。
舉重若輕。

你今年容易踩的坑•第二組:擺脫匱乏
🎴🪄:
下雨天/暴風雪/三方關係/發自內心的喜歡/煙草/香薰/小感冒/便秘/腸胃功能紊亂/浪漫/誤解/口角之爭/療癒/風景攝影照片/心形物品/賭局不利/固定的飲食喜好

-
🧸
第一大坑,自我設限。
🧸
你自尊心強,但安全感不足,比較悲觀。你會提前規劃某些東西,小到點外賣/出去玩,大到考學升遷,希望用固定的路徑抵消心中的迷茫感。但這也限制了你的視角。你回過頭可能會發現自己走了彎路,多花了冤枉錢。
🧸
建議觀察自己的行為模式,把你認為必須要怎麼樣的,以及那些無意識的行為慣性找出來。你要問自己,它們是真的非做不可嗎?如果換一種方式,會給你造成什麼後果?
🧸
定式思維非常不利於你今年起運,因為很多特別好的機遇都是你偶然間發現的。先不去掌控,練習在動態中保持平衡,讓自己體驗一下更多可能性。
🧸
第二大坑,生活中支點太少。
🧸
“生活的支點”意為那些能讓你保持成就感、活力與獨立性的事情。比如,你的興趣愛好、事業、社交、愛情等等。生活支點越多,內核就越穩,你就越會成為閃閃發光的自己。
🧸
這組i人偏多,愛好躺平,有的年紀輕輕就開始養老了。建議培養一些小愛好,哪怕看小說/看劇也算生活的支點,刷社交媒體不算。當我們使用支點時,你會不自覺地進入心流狀態,被動專注起來。外面的紛擾會被一掃而空,你會覺得前所未有的充實與幸福。
🧸
你不會再糾結某個人愛不愛你,或者某件事成不成。就算他們離你而去,你也還有強大完整的自己。心定了,其他真的不算事了。
🧸
生活中的每個支點,都是我們找回自己的源代碼。
🧸
第三大坑,執念。
🧸
你心裡有一段意難平的過去,已化為掌心的一根刺。你很容易在事情或人處於不成熟的狀態時投入感情,一髮不可收拾的那種。筆者提醒,一定要學會篩選,不要輕易托付。你的感情非常濃厚,你的付出非常珍貴,浪費了多可惜。某件事一旦超出風險承受範圍,讓自己及時止損。同時第三點和第二點相輔相成,當你有很多值得去做的事,執念自會消散。
🧸
筆者指出,盡量不要強行打破執念。你只需要暫時和它待一會,讓因果走完它該走的路。忘記從來都是不需要努力的。
🧸
“人生所有的失敗、挫折和痛苦,到頭來是一種提升,使你茁壯,也使你更溫柔地對待生命。往事如昨,但你已經不一樣了。”
🧸
願你:
本自具足,
舒適豐盈。

你今年容易踩的坑•第三組:清醒的旅人
🎴🪄:
公職與法律行業/銷售/電商貿易/自媒體市場/父方長輩有權有錢/工作努力/曖昧關係/刀子嘴豆腐心/碳水/脊椎酸痛/護肝/等待中

-
🧊
第一大坑,與命運較勁。
🧊
你不喜歡失控感,討厭不可抗力。計劃好的東西似乎總是被突發事件打斷,好像有什麼在暗中牽制你。你有時會陷入宿命論的思維,比如“我將單身一輩子”、“天下沒有好男人”、“再努力也得不到想要的”等等。
🧊
面對當下無法解決的問題,你通常會用消極等待來代替主動調整。你也會用莽勁扭轉注定結束的關係和事項,耗盡心力,卻徒勞無功。
🧊
我們渴求萬事如意,但世事無常才是人生本來的樣子。與其拼命抓取,不如擁抱無常。問題的關鍵在於,你要區分什麼是你可以控制的,而什麼不是。
🧊
第二大坑,情緒不穩定。
🧊
你有時會用“不求回報的給予”來換取掌控感和安全感。比如,以消耗自己的方式來給他人提供情緒價值,為維護家庭過度犧牲等等。
🧊
但你並不是真的不求回報!你希望對方能看懂這些含蓄的偏愛,從而回饋給你。一旦回應不達預期,你就會用冷漠武裝自己,看上去堅強,但實際都要碎了。
🧊
正是由於這種不平衡,你才會把自身的困境歸咎於外界,來轉移對真實問題的反思。而實際是,你對別人過高的期待殺死了你。
🧊
筆者理解你情緒產生的原因。“他人即地獄”,除你之外,別人沒有義務對你的情緒負責。關係是靈活的,你要放棄零和博弈的思路,明確你的付出邊界,由鬥爭轉向傾聽,由外顯轉向洞察。
🧊
運動暴汗、看經典電影等方式一樣可以幫你釋放情緒。不僅可以避免自我感動的陷阱,還可以幫你逐步建立對外界的安全感。
🧊
第三大坑,力量錯配。
🧊
你容易因逃避需要解決的問題,而在一些無關緊要的方向努力,浪費了時間和資源。
🧊
有時為了快速解決問題會胡亂應付了事。比如熬夜趕作業、衝動在一起、報復性消費、討好型社交等,而這種操作往往違背了事物發展的週期性規律,會進一步加深你的內耗。
🧊
“拖延”看上去是找回了主動權,實際上是在一步步孤立自己,摧毀人生的地基。
🧊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
你不需要強迫自己樂觀,但可以保持懷疑的同時,依然願意探索。
🧊
願你:
處變不驚,
進退自如。


你今年容易踩的坑•第四組:堅持你所堅持的
🎴🪄:
寵物/醫療/咨詢/珠寶/美容/女裝/香薰/秘書/表白求婚/男性追求者/發呆/綠植多/頭髮較長/燙染/紅寶石/減肥中/收支不平衡/探索階段/毛筆

-
🍃
第一大坑,過度放大困難。
🍃
這組朋友有“退堂鼓藝術家”氣質。你頭腦靈活,舉一反三,是很有想法的那類人。但還沒做就容易退縮。大腦總會沿著最小阻力之路前進,你往往在事情最開始時預設一堆可能遇到的麻煩,抗風險雷達異常活躍,想著想著就不做了。
🍃
無形的焦慮在你腦中竪起屏障,隔絕了探索未知的可能。當你真的上手去做時,也許發現自己之前都白糾結了,完全是浪費時間。
🍃
想象中的困難是“躲在蚊子後面的大象”。你腦中只注意了“大象”,而忽略了在現實中它就是“蚊子”而已。
🍃
第二大坑,在自卑與自負間橫跳。
🍃
你性格極好,待人接物彬彬有禮。但你的心態並不像你表現出來的那麼穩。你渴望游刃有餘的社交,但也害怕別人審視的目光;你希望被堅定的選擇,但時常表現出情感疏離或海王海後的樣子,嚇走追求者。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擰巴。
🍃
生活裡的“彆扭”也會被帶入你的工作和學習中,非常影響你的人生體驗。你可能有原生家庭未解決的課題,或曾經被重要的人傷害,導致你不再信任別人,也認為不配得到。
🍃
你的問題不在於“擁有”,而在於“接納”。你不接納自己的某些方面,認為是不好的、拿不出手的。這無形中就觸發了彆扭的思維循環。越不接納,越糾結;越糾結,越焦慮;越焦慮,越看自己不順眼。
🍃
只有當你真正平視自己,發自內心承認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才會獲得別人無法撼動的自愛與自信。
🍃
不羨慕,不追逐。
認真生活,喜樂自足。
🍃
第三大坑,迷失方向。
🍃
“有些事情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理解,有些事情理解了又為時已晚,大多數時候我們只能在不清楚自己的心的情況下做出決定,所以才會感到迷茫與困惑。”
🍃
你想法很多,每個都想嘗試嘗試,這是好事情。但是容易淺嘗輒止,每個搞幾天,等新鮮感褪去後就扔一邊。
🍃
你要在眾多想法中找到你的核心目標,一切為這個讓路。不要讓分散的注意力浪費資源。你可以把複雜的問題拆解成“不用思考就可以完成”的小步驟,累積微小的成就感,讓長期主義發生。
🍃
記住,成大事不在於力量的大小,而在於能堅持多久。如果願意有所作為,就必須有始有終。
🍃
願你:
先相信,
再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