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

是的,您的理解和規劃基本上是**正確的**!

### 設定路由器

當您部署了 DNS 伺服器 B 之後,將路由器中 DHCP 設定的「**優先 DNS 伺服器**」選項內容設定為裝置 B 的內網 IP 位址,這是非常關鍵且正確的一步。

這樣做的目的是:當區域網路內的其他裝置 (例如裝置 C) 透過路由器取得 IP 位址時,路由器會一併告知裝置 C 應該使用裝置 B 作為其主要的 DNS 伺服器。

### 通訊流程確認

您描述的通訊流程也是完全符合預期的:

1. **裝置 C 發出 DNS 查詢:** 裝置 C 想要連線到某個網域名稱 (例如 `myserver.local`) 時,它首先會向它所設定的 DNS 伺服器發出查詢請求。由於路由器已將裝置 B 設定為優先 DNS 伺服器,所以裝置 C 會將這個查詢發送到**裝置 B**。
2. **裝置 B 解析網域名稱:**
* 如果裝置 B 的 DNS 設定中,有您為 `myserver.local` (或其他您設定的網域名稱) **手動建立的紀錄,指向裝置 A 的內網 IP 位址** (例如 `192.168.1.100`),那麼裝置 B 會直接回覆這個 IP 位址給裝置 C。
* 如果查詢的是外部網域名稱 (例如 `google.com`),裝置 B 會轉向它自己設定的外部 DNS 伺服器 (例如 Google 的 `8.8.8.8` 或 ISP 的 DNS) 進行查詢,然後將結果回傳給裝置 C。
3. **裝置 C 取得 IP 位址並連線:** 裝置 C 收到裝置 A 的內網 IP 位址後,就會直接使用這個 IP 位址來與裝置 A 建立連線。

這個流程確保了區域網路內的裝置,在嘗試連線特定網域名稱時,能夠透過您自己設定的 DNS 伺服器 (裝置 B) 取得正確的內網 IP 位址,從而實現使用網域名稱在內網中連線的需求。

---

請問您在部署 DNS 伺服器 B 時,有考慮使用哪些軟體或解決方案嗎 (例如 Pi-hole, AdGuard Home 或 BIND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