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備註3.關於Karpman Drama Triangle卡普曼戲劇三角
受害者: 代表立場的台詞為「我好可憐喔」。這裡的受害者,並不代表他真的受到迫害,而是感受到無力感、無目標感、困惑、沒有動力的人。
如果沒有一個實際的施加壓迫的人,受害者會自行尋找,傾向把過錯都歸咎給他方,接著再去找拯救者,期待自己可以獲救。但拯救和接受的關係一旦鞏固,受害者負面的心態反而會強化,更難脫離負面的心態。
拯救者:代表的立場台詞:「讓我來幫你」。拯救者常常帶有正義感,不出手幫忙,心裡過意不去。但他的給予卻存在負面效果─除了受害者的依賴,他的出現,也變相地容許受害者不用自己努力去改變。
一旦拯救者決定施予,整個關係的重心會被轉移到拯救者身上,而非受害者身上。更深的一層弊端是,當人們專注在拯救者的行為,卻往往忽略拯救者的心態。拯救者背後的心裡和動機,可能和受害者一模一樣,害怕、無力、需要證明。
拯救者同時也可能是受害者,他們處在另一個我們難以察覺的戲劇三角裡。
施壓者: 代表立場的台詞「都是你的錯。」施壓者的角色,在整個關係裡,扮演一個高高在上、責備、企圖控制的人。他會成為受害者的一個藉口,變成拯救者撻伐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