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首先談談旅人的文章整體帶給我的感受。我覺得旅人的文字很流暢,敍事和感受合一,看起來就像是一個朋友在跟我說故事一樣,給人一種娓娓道來,很舒服的感覺。文章整體在交代角色在成長之中對足球的矛盾,但並沒有非常激烈的感情起伏,更多是事情過後已然接受,卻仍在困難中勉強反抗的倔強感。角色的氣質給我一點薑味汽水的感覺,有點嗆又有點辛辣,他們的成長像是氣泡漸漸消失的過程,但即使氣泡通通破掉,他們還是帶着薑的辣勁。 從文章整體節奏來看,我覺得旅人的文章接近日式輕小說的節奏,每個段落的訊息量不多,可以快速地閱讀。假如旅人偏好這種輕盈的行文風格,繼續保持這種寫法就可以了。不過相對的,文章開頭和中段描寫角色心聲的部分都採用一句一個段落的寫法,有時可能會令文章被切割得過於零碎。我建議旅人可以嘗試把一些敍事的短段落組合在一起(比如開首三段),通過調整段落之間的詳略,令文章的緩急節奏更多變喔。 另一方面,文章整體呈現了多個不同的場景,不同場景屬於不同時空。比如一開始打架的事件、中段的比賽、更衣室對話、前後兩次夕陽下的事件等等,碎片式的表現其實是頗常見的手法,旅人也能大致呈現不同場景的前後關係,只是轉換場景的技巧還有一些改善的空間。這邊建議旅人在串連不同場景時,可以先鑽研不同場景的關係,然後再決定以甚麼為主軸轉移場景。例如相同的物象、語句、心情、時間變化,都可以作為連繫場景的意象。比如文中角色兩次呼喚學長的名字,假如能抓住這點,讓兩次呼喚的情景重疊,應該能更流暢地銜接兩個情景。又例如角色第一次在草坪上感到快樂,然後突然以對白轉到另一個場景,顯得稍微有點生硬。假如能抓住「快樂」這種心情稍縱即逝的特點,稍加過渡,銜接應該會更自然一些。 在角色塑造和互動方面,我認為旅人在處理日常互動時能代入一些生活化的細節,這令角色互動的場景很有真實感,這點我很喜歡!不過由於我不太了解原作的背景和情節,所以覺得現在有關角色內在動機的描寫略顯不足。比如文中兩人在夕陽的河堤中感到快樂,這種快樂是快樂是來自甚麼呢?中段兩人無法挽留對方、認為對方不願意跟着自己離開的時候,應該是全文最大的衝突來源,但現在文中只有略略交代兩人的言語和心態,讓我覺得描寫有點過輕了。假如在這個部分仔細刻畫兩人的矛盾,突出互相珍視的兩人怎樣因為價值觀不同而有了不同的選擇,應該能令角色顯得更飽滿立體呢。 至於行文修辭的部分,旅人的文筆本身樸實無華,對語法的掌握優秀,不會出現明顯的語病。值得留意的是,文章中只用第三人稱「他」稱呼角色的段落頗多,而且有不少只有心聲的段落也只用「他」來指稱。作為讀者,有時候會很困惑段中所指的是哪一位「他」,所以建議旅人在使用人稱代詞時稍微斟酌一下,還可以運用「對方」、「自己」這些字眼,更清晰地告訴讀者您正在描寫哪一位角色的心情呢。 最後提一下,文中反複出現「憤世忌俗」一詞,應該是「憤世嫉俗」才對。當然這點屬於校對上的小錯誤,只要小心修改掉就可以了! 希望以上的意見對旅人有所幫助!謝謝您願意跟我分享您的文章~ |
Direct link: https://paste.plurk.com/show/nyU5tNHwN5whZpX3BAyz